該縣推行會計委派制后,會計人員獨立于被委派單位之外,擺脫過去不能有效實行會計監督的被動局面,真正落實了“收支兩條線”和“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的規定,有效地取締了“小金庫”、“賬外賬”,遏制了公款吃喝,互送禮品禮金,“白條”報銷,私分公物,貪污挪用公款等腐敗行為。據統計,該縣僅限制白條入賬核銷每年就可增收50萬元,近年通過會計實施監督退回白條補交稅款就達88萬元。同時,還挖出了深藏在賬冊中和“小金庫”里的“蛀蟲”,如縣衛生局出納貪污挪用公款14.7萬元案,花山鄉紀委書記搞“荷包賬”,涂改發票貪污銀杏項目款1.6萬元案。
推行會計委派制,使該縣加強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有效地加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通過清理148個執收執罰部門的銀行賬戶和“小金庫”,取消機關單位多頭賬戶96個;92個單位實行罰繳分離,1998年納入銀行專戶儲存的資金為1781萬元,到今年已達3000多萬元,政府每年調劑周轉使用資金965萬元,財政年調節增收159.3萬元,緩解了縣政府資金調度壓力,促進了增收節支,遏制了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此外,會計委派延伸到村,解決了農村會計人員素質過低的狀況,使以財務公開為核心內容的“村務公開”落到了實處。
相關熱詞: 會計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