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大戶型征收保有稅的傳聞接二連三。專業中介人士認為,具有不同需求的購房者對保有稅不必抱“一刀切”的消極態度,而應該理性地區別對待。
首先,追求生活品質的首次置業者首選小戶型公寓。“我愛我家”市場部經理舒莉莉認為,征收大戶型保有稅的目的在于鼓勵購買中小戶型的住宅,引導合理消費。因此,對追求生活品質又沒有太強經濟實力的年輕人來說,不要企圖一步到位。
其次,手上有多套大戶型公寓的投資者應該重新計算投資回報率。
第三,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不必驚慌。據悉,兩年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要負責撰寫的《中國房地產稅收政策研究》中所提到的開征房地產保有稅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從價計稅方式,也就是說,開征這一稅種要按評估值征稅,使多占財產的人多納稅。同時,隨著房地產價值的上下浮動,評估值也會相應調整。對此,有自住需求的消費者不必驚慌,仍可按照自己的置業計劃購置大戶型房產。
知識點小貼士:
什么是保有稅?保有稅,實際上是物業稅的一種,即按房地產的面積每年付稅。主要是針對戶型面積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費用,實際上是在鼓勵購買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基本設計理念是把我國現在關于房產購買環節的土地出讓金,契稅,房產稅等相關稅收合并到房產持有環節征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買的門檻,降低房價。據估算,在目前的房價構成中,稅費及房產商利潤占到60%,建筑成本只占40%。
編輯留言:
目前房產供應矛盾還不在結構性矛盾,關鍵是在總量供應存在問題,住宅供應增長小于商用房產增長,中小戶型的增長小于大戶型的增長,總體的形勢是在總量供求存在矛盾的情況下,結構性的供求矛盾更支撐了房價的上漲。因此對于大戶型的征稅,將很明顯的引導需求到中小戶型的需求上去,讓現在已經很嚴峻的供求矛盾更加的激烈化,那么我們今年推出的各項稅費向購買環節的轉嫁將形成百分之百的轉嫁,房價進一步提升是肯定的。
就像前面說到的,財產稅應該做到普遍征收,而對某個領域的征稅將違反稅負公平的原則。對大戶型的征稅更像是消費稅,但由于在保有環節征收,則具有財產稅的性質,筆者認為還是應該整體推出物業稅,對于不同戶型的房產設定不同的稅率檔次,對于擁有的住房以外的投資型和投機性房產也應該規定比較高的稅率,做到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這樣的稅制設計才是比較合理的。筆者認為房價的上漲才是比較理性的上漲,就是說房價的上漲更多的體現為房產供求現實決定的上漲,少了很多投資性和投機性的因素,房產市場的風險度會在合理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