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委派制是目前人們十分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采用會計委派制度能夠從組織形式上保證會計人員在不受企業行政和經濟制約的條件下開展會計工作,充分發揮會計的理財監督作用,從而有助于解決會計信息的失真問題,提高會計信息在國民經濟決策中的作用。
但是,正如任何事情一樣,實行會計委派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認為會計委派制實行后,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就有了充分的保證。例如,在會計委派制下如何既能保持會計隊伍的相對獨立,又能保證會計人員的清廉自律;怎么使會計人員在堅持獨立不受企業行政干預條件下保證會計信息的客觀、真實、完整的質量要求,等等。無論采用企業內部委任會計制,還是采用企業外部委派會計制,企業會計的基本職能仍然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因此,在會計委派制下仍然需要和加強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即審計監督。修訂后的《會計法》在“會計監督”一章中規定了三個方面的審計監督:第二十七條的內部審計,第三十一條的注冊會計師審計,第三十三條的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會計法》的這些規定,必須予以貫徹。
筆者認為,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和國家審計雖然在目的、范圍、程序等方面不一樣,但就其對會計工作有序運行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來說,則應是一致的。因而,在會計委派制下,加強審計對企業會計監督的力度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防止形成新的官僚作風。
因為在會計委派制下,會計人員從事會計核算工作,這一行為的性質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它不再是一種企業行為而是政府行為。當會計人員為政府而不是為企業負責的情況下,他們可能不再以為企業決策服務的面貌出現,而是以政府委派的身份去對待會計工作。因而很難保證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能真正設身處地地為企業著想,為企業經營負責。因此,在推行會計委派制的情況下,必須加強會計委派人員的服務意識,加強審計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從更高的層次上去規范會計人員行為,防止其濫用政府權力和形成新的官僚作風。
(二)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從牽制的角度保證會計人員的清正廉潔。
會計人員無論是企業委任還是政府委派,總離不開與錢財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業績又總是與企業的經營成果密切相關。因此,只有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加強內部牽制,建立健全對會計人員上崗和離任前的定期及不定期審計,才能防止貪污腐敗,保證財會人員清正廉潔。
(三)杜絕弄虛作假,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
會計委派制不能完全排除委派人員與企業共同違規違法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只有加強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定期審計制度,加強對企業資產的定期和不定期審計,才能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四)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心,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通過加強審計監督工作,可以用社會監督手段去督促會計委派人員增強責任心,自覺地維護企業的合法經濟利益,嚴守企業的商業秘密。
淺議會計委派制下審計監督的作用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