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近年來,永修縣經濟在國內經濟高速增長的大環境影響下,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運行呈現出快速、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稅收增長高于同期GDP增長。2004、2005、2006年地稅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27.56%、19.22%、25.36%,地稅收入分別占同期GDP的2.58%、2.59%、2.71%,稅收收入增長與我縣經濟發展基本相適應。
一、近年來全縣經濟稅收發展現狀
(一)縣域經濟發展情況。自1995年以來,永修縣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綜合競爭能力不斷增強,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國民經濟保持了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一是經濟規模不斷增強。國內生產總值(現價)由1995年的9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5.5億元,2006年達30億以上,年均增長2億元。工業增加值由1995年的1.4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6.82億元,2006年達8,年均增長48.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95年的3.1億元增加到2005年6.6億元,2006年達7億以上,年均增長31.82%.二是地方財力不斷壯大。1995年,永修縣財政收入不足1個億(6341萬元),2006年增加到3.4億元,增長了2.8億元。
(二)地方稅收增長情況。地稅收入由1995年的1863萬元增至2006年的8200萬元,年均增長25.5%.一是地稅收入總量不斷擴張。十年來,全縣地稅收入從1995年的1863萬元,增長到2006年的8200萬元,總量成倍擴張,凈增6337萬元,累計入庫地稅收入4.8億元,其中地方可用財力達4.3億元。二是地稅收入占GDP的比重穩步提高。1995年地稅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1%,到2006年這一比重上升到2.6%,增加了0.5個百分點。三是地稅收入保持占財政收入較大比重。地稅收入歷來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十年來,地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最高達到39.65%以上,最低也保持在25.30%以上,平均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31.91%,對發展地方經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從地稅收入透視永修縣域經濟情況
1、從地稅收入變化反映永修經濟發展的成績可喜局面。(1)地稅收入總量的擴張直接反映了經濟的發展。全縣地稅收入的穩步增長,決定因素是經濟,是經濟的持續發展。1995年,全縣GDP總量為9.0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5.06億元,第二產業2.04億元,第三產業1.92億元;2006年, GDP總量達到28億元,增幅達到1.82倍,產業增長的變化決定了稅收結構的轉變,十年間地稅收入增幅遠高于其他經濟指標的增長。(2)地稅收入成份比重變化反映永修經濟結構得到優化。以國有、集體、個體經濟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格局已不復存在,私營、聯營、股份制、涉外等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競相發展。1995年,地稅收入來源主體基本上是由國有、集體、個體三種經濟成份組成,而且主要依賴于國有經濟,比重分別為65.02%、21.15%、13.18%,。至2006年,國有、集體經濟地稅貢獻率大幅下降,分別只占19.81%、9.58%,而港澳臺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股份制等經濟成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分別占1.77%、1.18%、39.95%,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國有、外資等經濟成份并駕齊驅的格局。
2、從稅源分布結構情況,折射出經濟運行現狀。稅收作為經濟的一面鏡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經濟運行質量。(1)從整體收入比重來看,我縣地稅稅源主要集中于星火工業園及藍星星火新材料江西有機硅廠、柘林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金融保險行業、房地產行業、建筑業等,2006年以上企業、行業共提供地稅收入4800萬元,占我縣地稅總收入的58.53%,其中建筑房地產業占39.14%.(2)從經濟運行情況看,我縣工業基礎較好,第二產業發展較穩健,以建筑業為例,1995年,我縣建筑業稅收占地稅總收入的19.58%,2006年上升為31.53%,提高了11.95個百分點。(3)從經濟發展方向來看,目前我縣稅源結構特點,突出表達了做強、做大企業,推出品牌、推出拳頭產品的發展戰略思路。1995年我縣提供地稅收入過百萬元的企業只有永修縣農業銀行、永修縣工商銀行、永修縣工行云山分理處三家金融企業,三家提供的稅收共占當年總收入的63.13%,經過10年的演變發展,在經濟發展突出重點,特別是近幾年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企業改制盤活,提高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市場競爭力的經濟大氣候影響下,稅源構成也發生了相應變化。2005年我縣提供地稅收入過百萬元的企業就有永修縣電信局、柘林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藍天房地產開發公司、藍星星火新材料江西有機硅廠、三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等企業。
3、從地稅收入與相關指標比較,永修經濟發展趨于合理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為:(1)全縣地稅收入占GDP比重平穩上升。從全縣地稅收入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比較來看,地稅收入增長速度比GDP增長速度要快;從地稅收入占GDP的比重來看,1995年到2005年,地稅收入占GDP的比重總體水平有2.44,1995年比重最低為2.07, 2005年比重最高有2.6,總體呈現平穩上升態勢。(2)地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呈曲線型。從地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來看,1995年占29.38%,至2006年降至25.3%,而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95年為7.48%,2006年為10.26%,反而有所上升,這表明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加,地稅收入和綜合財力得到不斷增強,但地稅收入卻相對滯后于同期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3)稅收收入彈性系數“異常”。從理論上講,稅收彈性系數應在1左右,是最為理想的,因為稅收源于經濟,經濟增長了稅收才有了增長的基礎,如果稅收彈性系數大于1,則說明稅收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如果稅收彈性系數小于1,則說明稅收增長慢于經濟增長,從我縣近年的稅收彈性系數看,我縣稅收彈性系數漸近線波峰過高,最高年度為1996年,達3.65,最低的為1998年為0.28.
二、關于縣域經濟與地稅收入和諧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堅持新型工業化園區,提高經濟稅源的“含金量”。要大力發展工業,尤其要發展科技含量高、原材料和能耗低、環境污染低或沒有污染的“朝陽產業”。要重點加強和提升第二產業,有計劃分步驟鞏固和充實第一產業,調整和發展第三產業。要加強工業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做到路網硬化、亮化、綠化、美化,配套設施建設,如水、電信、電力、有線電視等管網到位。
(二)樹立科學的經濟發展觀。稅收來源于經濟,沒有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就不可能有稅收的穩定、快速增長。因此,作為稅務部門要始終樹立稅收經濟觀,把促進經濟的發展作為稅務工作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培育新的稅收增長點。現階段一是要立足現有重點稅源,加大科技投入,運用高科技手段嫁接轉化老弱稅源,不斷形成新的稅收增長點;二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機制轉換,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產品換代,盤大有限的經濟存量,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快改制步伐,努力培養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地位的民營企業排頭兵。
(四)抓好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強化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結構調整要以技術進步為前提,以體制創新為動力,其關鍵在于新的生產能力的創造,在發展中不斷調整結構,在結構調整中促進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革和升級換代又成為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必須把經濟結構的調整放在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上。
(五)強化稅收征管,促進經濟與稅收協調發展。首先,要加強營業稅、所得稅等主要稅種的稅收征管工作,對納稅人偷稅、漏稅等行為,嚴格依法制裁,增強稅收收入增長的內在穩定機制。其次,要進一步完善納稅申報制度,推行多元化申報方式,加快稅收征管中現代化手段的應用。同時要嚴格依法治稅,認真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經濟與稅收協調發展。
上一篇:運用稅收啟動經濟的對策思考
下一篇:當前基層稅收管理員現狀分析及建議
Copyright © 2000 - www.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成人 |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 | 婷婷久久五月天 | 99精品电影| 天天艹在线 | 婷婷综合五月天 | 黄a视频 | 久久一级精品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第一区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麻豆视频 | 99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 久久精品日 | 成人黄色免费看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 | 一级免费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 | 免费在线看a| 成人午夜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闺蜜 | 99日韩精品| 美女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99久久国|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的特点 | 日韩久久一区 | 欧美亚洲日本 | 一级视频片 | 男女免费网站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污污的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