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問一下這公式哪里考慮了納稅調整?



你好,可以參考一下列子
稅法認可的計算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 會計利潤對應的是會計所得稅額,即未作納稅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調整后得出的。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時通常采用的是間接法:即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在法定彌補年限內) 你所說的永久性差異在新企業所得稅法里面可以找到,都是固定的指標;而對于暫時性差異而言,在現實中,常用到的就是職工教育經費超標部分可結轉以后年度扣除、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超標的部分可結轉以后年度扣除、以前年度虧損(須符合新會計準則“企業對于能夠結轉以后年度的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規定)、交易性金融資產等。
2022 01/23 20:04

84784993 

2022 01/23 20:09
就是上面那公式不完整對吧?所以是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納稅調整額

84784993 

2022 01/23 20:10
那個彌補虧損應該在會計利潤中考慮了吧

小小霞老師 

2022 01/23 20:19
你好,是的呢。你的理解正確

84784993 

2022 01/23 20:20
老師說的永久性差異是什么意思?

84784993 

2022 01/23 20:21
所得稅會計處理要考慮這個嗎?

小小霞老師 

2022 01/23 20:21
你好,永久性差異是由稅收法規與會計準則計算口徑不一而產生的差異。具體而言,一些會計準則確認的收入或費用,稅收法規不予確認;而另一些在會計準則中不屬于收入的項目,稅收法規卻作為應稅收入。這些差異一旦發生,便永久存在。永久性差異只影響當期的應稅收益,而不影響以后各期的納稅額

84784993 

2022 01/23 20:24
注會會計教材上沒寫這個哎,我是不是可以不管?

小小霞老師 

2022 01/23 20:26
注會會計教材沒有永久性差異?這個是有的吧

84784993 

2022 01/23 20:34
大小標題都沒有永久性差異,有暫時性差異

小小霞老師 

2022 01/23 21:44
你好,你后面做題就會感受到的呢。這個是有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