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信企業多采用“用人單位自主管理為主”,各單位自主任免會計人員并對會計人員進行日常管理,電信主管部門僅對其從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等進行間接管理。在這一體制下,會計人員隸屬于所服務的單位,并對本單位的行政領導負責,因此,盡管《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監督本單位經濟活動的職責,但由于現行管理體制的局限性,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實際上難以全面履行。
一方面,要解決經濟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需要強化會計監督,另一方面,現行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又使會計人員行使會計監督有諸多困難,于是,會計委派制便應運而生。 對國有企業的會計委派制形式,大致有三種:
1、向國有大型企業委派財務總監。
2、對國有中小型企業委派會計負責人。
3、企業集團內部委派制。
成都電信局本地網即采用了會計委派制,實行財務“派駐制”,由市局向所屬各縣區局委派會計人員,承擔電信發展所需資金的籌措、使用和管理,以及綜合統計、物資供應,以加強收入稽核和成本控制。管理體制是依照“雙重管理、統一委派、分職任免”的辦法,對委派人員的人事檔案、職務晉升、工作調動、專業職稱等實行統一管理,但工資福利等由各區、縣局負擔。
這一模式在全國許多大型企業集團都有試點,如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山東濰坊亞星集團公司等。經過國內部分企業幾年的試點,會計委派制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有利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國有資產、集體資產及其收益的流失。強化了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并寓監督于管理和服務之中,能對電信企業經營活動實行全過程控制,改變了財稅審計部門事后的遠期的外部監督效果不盡如意的局面,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及其收益的流失。
2、強化了會計監督,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將會計人員的人事權、考核權、工資發放及業績評定權等從所在單位分離出來,解除了會計人員的后顧之憂,使其能相對獨立地進行監督職權,敢于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統計完整性進行監督,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以往“領導定調子,會計統計填數字”的現象,有利于解決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秩序混亂的問題。
3、為從源頭上制止鋪張浪費、貪污等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社會風氣的好轉。會計工作是經濟工作的基礎,許多經濟案件的發生不僅會在會計上有所體現和反映,同時也使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監督弱化、軟化,實行會計委派,正是從機制上、體制上進行根治的一項措施,這也正是中經委提出進行會計委派制試點的初意。
從成電固定電話本地網近一年的實踐看,實行會計委派制后,各縣區局的會計基礎工作、會計信息質量、人員素質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會計委派制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其最大的缺陷在于難于建立起對會計人員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客觀地講,電信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國有資產及其收益的流失、財務監督弱化、會計基礎工作落后、會計信息失真等),有著十分復雜的歷史的、現實的原因和社會因素,所有這些單靠會計委派制來加以完全解決是不現實的。
從成電的情況看,財務“派駐制”并未改變以行運區劃為中心的小而全的分散管理方式,尤其是部分縣區局各自為政,粗放型經營模式給全網建設和經營帶來不利影響,致使全局負債率居高不下,不利于整體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由市局集中主要的投資決策權,實行財務一體化則有利于降低籌資成本和經營成本,簡化縣區局核算程序,實現收支兩條線管理,提高企業整體資源利用效率和國有電信資產的增值率。
在當前的電信體制改革中,在下一步的公司化運作中,尚需在會計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因地制宜地健全會計監督和激勵約束機制。同時,須注重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如舉辦全省電信會計人員的稅收、法律和計算機培訓政策,強化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有計劃地選培一批有較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層次的會計管理人才,以更好地為四川電信的可持續、高效發展奠定堅實的財務管理基礎體系,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所即將面臨的跨國電信運營商的競爭培育一個堅強的財務管理基石。
相關熱詞: 會計委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