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市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今年以來全面推行農村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這項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據悉,全市32個鎮區中,已實行會計委派制的有18個,其余14個鎮區的方案已出臺,正在加緊實施;實行財會電算化的有28個鎮區。
東莞在全國率先推行這一制度,是其農村集體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地處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得地理和人文之優勢,鄉鎮集體經濟異軍突起,成為農村經濟的主體,使農村集體積累迅速增加。東莞市從去年開始,把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作為進一步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化解農村熱點問題、前移反腐敗關口的一項重大舉措,并總結推廣了一批試點單位的做法和經驗;今年又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署,要求在上半年將會計委派制覆蓋全市農村。眼下各村會計的委派工作已逐步實施,實行委派制的會計學歷全部在中專以上,其中大專以上占50%,且基本是財會專業畢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目前,這支專業化、年輕化的會計隊伍以良好的工作效果,初步顯示出農村會計委派制的優越性,并在全國起到領先作用。
東莞市87%以上的鎮實行會計委派制
東莞市加快推行農村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工作進程,據最近市紀委、市農委、市監察局聯合組織對此項工作進行檢查驗收結果表明,到6月底,全市32個鎮區都實行了會計委派制或村賬鎮記,其中,有28個鎮區實行會計委派制,占87.5%;有534個村委會實行了財會電算化,占匯總村數的94%。
推行農村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是我市經過長期的探索,為適應東莞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優化農村經濟管理所進行的一項重大變革。此項工作先在東城區進行試點取得成功后,從去年7月起,市農委認真總結了東城區的試點經驗,逐漸向全市推廣。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推廣工作從“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在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從講政治的高度,提出在全市全面推行農村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把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作為推動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實現反腐敗關門前移的一項治本措施,全市掀起了推行農村會計委派制和財會電算化的高潮。
深圳市實施會計委派制擬采取四種形式
深圳市有關部門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會計委派制實施方案。會計委派制是政府部門和產權管理部門的所有者身份,委派會計人員代表政府和產權管理部門監督國有單位或集體企業資產經營和財務會計情況的制度。
深圳市實施會計委派制擬采取以下四種形式:
(一)財務管理中心。即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實行“集中管理,分戶核算”。各單位(部門)財務全部納入管理中心統一管理與核算,相應取消其在銀行設立的一切帳戶。管理中心按各單位(部門)單獨設帳,分戶核算,資金由各單位(部門)自求平衡,結余結轉下年使用。這種方式擬在鎮、街道辦事處所屬行政事業單位施行。
(二)直接委派。委派對象為單位的財會負責人或財務人員。被委派人員的來源,一是在原單位產生,二是向社會公開招聘。這種方式擬在市、區屬行政事業單位施行。此外,凡有財政性資金投入的重點工程項目,一經計劃部門立項,必須由財政部門委派專業人員擔任項目主管會計,參與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三)財務總監制。對于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由財政部門或由財政與國資辦(控股公司)聯合委派財務總監。財務總監以國有股東代表人身份進入監事會,獨立行使財務管理監督權。
(四)代理記帳中心。建立規范化的代理記帳中心,加強對行政村和自然村財務工作的監督,增加村務公開的透明度。這種方式擬在全市的村一級財務核算中推廣。
淄博市推進會計委派制度的試點工作,把會計委派制度建成遏制腐敗的“防火墻”。
據了解,現在的會計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單位領導說了算,讓會計怎么記賬,會計就得怎么記,導致了偷稅漏稅、亂設基金、亂收亂支、公款私存、貪污受賄、私設“小金庫”等違反財經法紀問題的發生。
會計委派制度就是政府對國有企業和基層單位的會計人員進行直接管理,實現會計事權和人權的統一,賦予其依法理財的獨立地位。實行會計委派制度可以改變以往“領導定調子,會計填數字”的局面,清除各類“小金庫”,使得各類收費全部上交財政專戶。
據悉,到目前為止,淄博市已在沂源、桓臺、淄川、張店4個區縣進行了會計試點,向全市115個單位委派17名會計人員。
泰州市領導機關實行會計委派制
會計委派制度開始步入泰州市黨政領導機關。從2000年5月份起,泰州市五套班子的辦公室率先在市級機關中取消各自的銀行賬戶,實行會計委派制度。泰州市新出臺的《五辦會計委派實施辦法》規定:市委辦公室等5個領導機關辦公室取消各自的銀行賬戶后,在市財政局開設統一賬戶,設立總賬,現金會計由市財政局委派,駐五辦辦公,實行統一管理;預算內、外賬目統支統管,以收定支,全面實行政府采購,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據悉,泰州市政府機關待條件成熟后,都將實行會計委派制,以加強財務監管,減少和壓縮不必要的行政開支。
相關熱詞: 委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