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20 00:00 來源:深圳商報
E時代和網絡是連在一起的,網上銀行也是這個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盡管人們一樣津津樂道于網上聊天、網上沖浪,但畢竟手持鈔票買賣交易已成習慣,要一時改變還真不容易,所以相對網絡其他優越的功能而言,網上銀行被人們的接受顯然慢了半拍。事實上,發達國家使用網上銀行人數的比例已相當高,敲敲鍵盤即可完成的網上支付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在國內,由于種種原因,網上銀行普及率并不高,在深圳這座現代化城市里,網上銀行的使用情況怎樣呢?日前,斯立信市場研究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就這一問題做了一次小范圍的調查,為我們探討這一問題提供了依據。
一成半人登錄過銀行網站
“網上銀行”通過網絡把銀行“搬”到家里,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賬戶情況,進行資金調撥,支付各種賬單、費用等。這種以金融業務“虛擬化”為特征的金融形式被業內人士稱為“新金融”。
在深圳,招商銀行最早建立“網上銀行”,經過幾年的實踐,目前已初步構建起由網上個人銀行、網上企業銀行、網上證券、網上商城、網上支付等較為完善的網上銀行服務體系。步招商銀行的后塵,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多家國有商業銀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網上銀行業務。
調查顯示,有14.7%的人登錄過銀行網站。分析顯示,男性受訪者登錄網上銀行的比例(16.3%)略高于女性受訪者(12.3%),銀行網站的登錄者按所屬階層來分,登錄率較高的階層依次為學生(40%)、企業家(27.3%)、知識分子/國家干部(20.0%)、白領階層(18.9%),可見登錄網站的人以有條件經常上網的人群為主。
登錄目的以瀏覽為主
各銀行爭相建設網上銀行的目的有二:一是達到宣傳的目的,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二是辦理網上業務,從中受益。實際情況怎樣呢?
調查顯示,登錄網站的人中,有62.1%的以瀏覽銀行信息為主。可以說,網上銀行達到了宣傳企業的目的,有27.6%的人登錄網站的主要目的是查詢個人金融資料,只有10.3%的人登錄網上銀行的目的以辦理金融業務為主。交叉分析顯示,企業家登錄網上銀行的目的多以辦理業務為主。可見,網上銀行當前達到的主要功能還只是宣傳為主,業務為輔。
近六成登錄者辦理過業務
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網上銀行登錄者辦理過網上銀行業務,其中,有20.7%的登錄者辦理過個人理財業務,有13.8%的人辦理過企業銀行業務,有13.8%的人辦理過個人網上支付業務,有6.9%的人辦理過其他業務。交叉分析顯示,男性登錄者中有近七成的人使用過網上銀行辦理過業務,而女性登錄者只有近三成的人使用過網上銀行業務。可見女性登錄者對網上銀行還是有所顧忌,而學生群體雖然登錄網上銀行的比例較高,但辦理過業務的較少。
一些國際大銀行的研究表明,在銀行網點完成一項金融交易的成本是1.07美元,而網上銀行交易成本只有1美分。可見銀行業鼓勵人們使用網銀辦理業務是一個雙贏的舉動。
網銀安全最重要
調查顯示,網民在使用網銀時顧慮最大的是安全性,有44.8%的人提及,其次是快捷性,有13.8%的人提及;可見安全、快捷是網民所期望的。而各銀行在建設網上銀行時,總是強調了其安全性和快捷性,可以說是對癥下藥。
網上銀行做為一項新生事物,在推廣時難免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正如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一樣,網上銀行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普及。加入世貿在即,各銀行只有及時建設網上銀行,才能使自己與國際大銀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