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不應計提折舊的是什么
固定資產不應計提折舊的情形
在財務會計中,固定資產的折舊是企業日常運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他特殊情況下的固定資產處理
除了上述情況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下固定資產不應計提折舊。比如,處于閑置狀態但未達到報廢標準的固定資產。這些資產雖然暫時未被使用,但由于其未來仍有可能重新投入使用,因此不應當立即停止計提折舊。然而,如果某項資產已經被明確計劃出售或處置,則在其持有期間內也不應計提折舊。這是因為該資產的價值將在出售時一次性確認,而非通過逐年攤銷的方式體現。
另外,對于一些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等,盡管它們也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但在會計處理上通常采用攤銷而非折舊的方式。攤銷金額 = (初始成本 - 殘值) / 預計使用壽命,這一公式展示了如何計算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常見問題
哪些行業的固定資產更可能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而不計提折舊?答:在制造業中,由于技術更新換代快,一些設備可能會因為新技術的應用而被閑置;而在房地產行業,部分商業地產項目由于市場變化也可能長時間空置。
如何評估一項固定資產是否達到了報廢標準從而停止計提折舊?答:這通常需要結合資產的實際使用狀況、維修記錄以及行業標準來綜合判斷。例如,機械設備若頻繁出現重大故障且修復成本過高,則可視為達到報廢標準。
無形資產的攤銷與固定資產的折舊有何本質區別?答:無形資產的攤銷主要基于其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而固定資產的折舊則更多地考慮了物理磨損和技術過時等因素。兩者在會計處理方法上的差異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性質和用途。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