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損失計入什么科目
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損失計入什么科目
在財務會計中,當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企業需要確認減值損失。

具體而言,減值損失應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這一科目的設置旨在準確反映企業在特定期間內由于資產減值所導致的經濟利益流出。公式表示為:
資產減值損失 = 賬面價值 - 可收回金額
例如,某公司擁有一臺機器設備,原值為100,000元,累計折舊為30,000元,賬面價值為70,000元。若評估后發現該設備的可收回金額僅為50,000元,則需確認20,000元的減值損失,并將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常見問題
如何判斷固定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損失?答:判斷固定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損失,關鍵在于比較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如果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則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需進行減值測試并確認減值損失。通常,企業會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以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不同行業在固定資產減值處理上有何差異?答:不同行業在固定資產減值處理上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制造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多為生產設備,其減值測試可能更關注市場需求和技術更新;而房地產行業的固定資產則更多地受市場供需關系影響。各行業需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減值測試方法,以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減值損失確認后,如何調整后續年度的折舊費用?答:一旦確認了減值損失,企業應在后續年度重新計算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新的折舊費用基于減值后的賬面價值及剩余使用壽命進行計算。公式表示為:
年折舊費用 = (減值后的賬面價值 - 預計殘值)÷ 剩余使用壽命
通過這種方式,企業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固定資產在其使用期內的實際消耗情況。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上一篇:固定成本和營業成本的區別是什么
下一篇:計提每月固定資產折舊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