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1、老師請問一下關于日常做分錄時月末涉及到征值稅是否符合六稅減半政策的如何去判斷本年是否達到本年度應交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需要累計加起來才知道吧?),從業人員不超過300人(可以判斷),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需要累計加起來?) 2、還有一個問題是本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得意思是本年應交的增值稅不超過300元的意思嗎?



對于判斷是否符合六稅減半政策: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0 萬元:通常是要累計加起來判斷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企業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后的金額,不是單純指增值稅。
從業人員不超過 300 人:可以通過日常的人員統計直接判斷。
資產總額不超過 5000 萬元:一般也是需要累計計算的。
本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0 萬元,不是指本年應交的增值稅不超過 300 元。應納稅所得額與增值稅完全不同。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
2024 09/02 13:16

84784965 

2024 09/02 13:29
那既然資產和應納稅所得額都要累計才能判斷,那平時月末做賬可以大概判斷按六稅兩費減半政策先做賬,年底再核算?
應納稅所得額還是不太理解,是本年度所有利潤的總額*應交納稅的稅率減去企業的應交稅費的優惠稅費還有往年虧損?

84784965 

2024 09/02 13:30
我基礎還得加強一下

樸老師 

2024 09/02 13:38
在平時月末做賬時,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大概判斷是否符合?“六稅兩費”?減半政策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但年底確實需要進行準確核算和調整。
應納稅所得額簡單來說,是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它通常等于本年度的利潤總額經過一系列的納稅調整(如稅法不允許扣除的項目、超過扣除標準的支出等)后,再減去往年的虧損(如果有的話)。
具體的計算方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納稅調整增加額包括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但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的支出等;納稅調整減少額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等稅法規定的免稅收入

84784965 

2024 09/02 13:45
好的謝謝老師!

樸老師 

2024 09/02 13:50
滿意請給五星好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