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注冊會計師根據職業判斷,以總資產、營業收入、凈資產和凈利潤作為確定重要性的基準,相應的百分比分別為0.5%、0.5%、1%和5%,有關財務報表項目金額為:總資產5000萬元、營業收入3000萬元、凈資產2200萬元、凈利潤400萬元。 要求: (1)通過計算和判斷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2)根據高風險和低風險兩種情況分別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1) 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給定的基準和相應的百分比來計算每個基準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總資產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總資產 × 百分比 = 5000萬元 × 0.5% = 25萬元
營業收入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營業收入 × 百分比 = 3000萬元 × 0.5% = 15萬元
凈資產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凈資產 × 百分比 = 2200萬元 × 1% = 22萬元
凈利潤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凈利潤 × 百分比 = 400萬元 × 5% = 20萬元
我們需要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通常,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會選取這些計算值中的最小值,以確保審計的謹慎性。
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min(25萬元, 15萬元, 22萬元, 20萬元) = 15萬元
因此,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為15萬元。
(2) 根據高風險和低風險兩種情況分別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高風險情況:
在高風險情況下,注冊會計師通常會選擇較低的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以進行更為嚴格的審計。通常,這個金額會是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金額的某個較低比例,比如50%。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高風險) = 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50% = 15萬元 × 50% = 7.5萬元
低風險情況:
在低風險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能會選擇較高的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以進行相對寬松的審計。通常,這個金額會是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金額的某個較高比例,比如75%。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低風險) = 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額 × 75% = 15萬元 × 75% = 11.25萬元
因此,在高風險情況下,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為7.5萬元;在低風險情況下,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金額為11.25萬元。
2024 04/25 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