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府[2005]37號
頒布時間:2005-07-14 00:00:00.000 發文單位:海南省人民政府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有關單位:
開發性金融是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開發銀行)根據中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創新的一種金融模式。它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出發,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市場業績為支柱,通過建設制度、建設市場實現政府發展目標,彌補體制落后和市場失靈,有助于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增強競爭力。開發性金融合作,是開發銀行和地方政府雙方立足市場融資的共識和政府信用基礎,通過開發銀行大額政策性貸款,拉動地方規劃先行,把政府金融和市場的力量結合起來,共同落實科學發展觀。開發性金融與地方政府實行“政府入口,市場出口”的融資機制,建立以“大額承諾,資金平臺,融資拉動,滾動計劃”為核心的政銀合作模式,是開發銀行融資優勢與政府組織協調優勢的共同體現。
從2000年以來,開發銀行和省政府簽署了四期金融合作協議,大力支持我省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建設。2004年開始,開發銀行又在我省成功開展了“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試點工作。截至2005年6月底,開發銀行給我省發放各類貸款280.42億元,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5年5月26日,國家開發銀行和省政府聯合召開了銀政座談會,認真總結了開發性金融在我省的實踐。實踐證明,開發性金融合作開創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政銀企合作的新局面,是優勢互補、共識共贏、互動發展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社會發展的血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動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潤滑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當前,我省正在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縣域經濟發展的快慢與否,決定著全省經濟增長的進程。發展縣域經濟,是壯大地方經濟實力,提升城市化、工業化水平,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發展縣域經濟,要科學制定區域發展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探索籌資融資的新路子;要緩解“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制約和薄弱環節,形成促進“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有效機制。深化開發性金融合作,是其重要的途徑和選擇。
一、加強組織領導協調
開發性金融是國家信用,是政府的金融工具。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是合作成功的體制保障。在此過程中,作為合作重要主體之一的政府需要發揮組織增信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和控制風險,實現政府意志。為了深化開發性金融合作,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省政府決定成立開發性金融“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協調小組,組長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省長陳成擔任,副組長由聯系金融工作的副秘書長陳如軍和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林回福擔任。成員單位包括省發展與改革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保監局。協調小組的日常工作由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和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省政府辦公廳金融工作處)承擔。協調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負責省政府與開發銀行的合作,統籌規劃全省開發性金融資金的運用,在全省推動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和擔保平臺的建設,推進市、縣的基層信用體系建設,制定有關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選擇推廣合作模式,協調解決合作中的重大問題,建立“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各成員單位要確定一名負責人具體抓,指定一名聯絡員擔負日常工作。近期,各成員單位聯絡員要配合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組織的工作小組深入有關市、縣,協助指導開發性金融合作工作。各市、縣政府也要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開發性金融“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協調小組,并將有關情況在2005年8月底前報省政府辦公廳。
二、科學制定融資規劃
規劃先行是開發性金融合作的基本要求。
(一)與開發銀行合作的市縣在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時,要發揮開發銀行熟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行業發展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開發銀行的聯系,可邀請開發銀行的專家參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行業發展規劃的編制。
(二)制定以十年為周期的固定資產投資滾動計劃,把產業和項目納入進去。按照滾動計劃,與開發銀行簽訂金融合作協議,通過開發銀行大額政策性貸款承諾,推動資金流和項目流的同步發育、同步成熟,保證政府發展計劃的實施。
(三)確定融資重點領域。每個市、縣的產業結構、經濟狀況、財政收入都有差別,要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選準開發性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有的是城鎮建設先行,有的是從中小企業切入,有的是從“三農”開始。“三農”和中小企業的融資規劃應圍繞加快農業產業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利用開發銀行資金,扶持發展農民新型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突破影響農產品質量上檔次的問題,推進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結合我省比較優勢產業、行業和資源,把有限的開發性資金在名牌產品、名牌企業及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集中試點,形成拳頭產品,進一步提升我省企業市場競爭力。
三、構建信用合作平臺
構建信用合作平臺是開發性金融合作的必要條件。政策性金融和市場運作是開發性金融的重要特征,需要把地方政府信用、政府協調的信用與開發性金融的信用、融資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信用平臺構建的模式是:政府組織推進,開發銀行融資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設立信用協會,構建擔保平臺,建立互保機制,實行平輩制約,接受公眾監督。這個平臺是開發性平臺,是市場化平臺,是政府、銀行、企業的連接橋梁。
(一)參與開發性金融合作的市、縣要指定與開發性金融對接的融資平臺(如與城市投資開發建設公司等相類似的機構),組建擔保公司,成立信用協會,建立互保基金。
(二)省政府決定拿出部分工業發展資金與市、縣的自有資金配套,作為各市、縣組建擔保公司的資本金,用于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具備條件的市、縣可按省工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申請。
(三)加強制度建設,健全風險防范體系。省有關部門要盡快制定《海南省利用開發銀行貸款資金管理辦法》,保證資金使用規范;出臺《海南省工業發展資金支持市縣擔保機構實施細則》;各市、縣也要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保證開發銀行貸款還本付息,確保開發性金融合作順利進行。
(四)各級政府要加強信用建設,完善信用體系,建設規范透明、監管嚴格、協調有效的決策機制,指導信用平臺做好融資安排,落實責任和義務,加強審計與風險防范、項目與投資主體的統一規劃和整體協調,合理有效地利用開發性金融資金,保證借款主體資產質量和償債能力,維護開發銀行的合法權益,為地方經濟發展和金融機構業務擴展創造良好環境。
四、推廣試點模式經驗
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在我省三亞市和澄邁縣開展了“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試點工作,集中發揮開發銀行的資金優勢、政府組織優勢和群眾民主監督優勢,推動“三農”和中小企業的制度建設與市場建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試點模式的核心內容是“政府組織+開發銀行+信用協會+擔保”、“互保+借款企業”。關鍵環節是政府推進,選準企業,風險共擔。
(二)試點成功的主要經驗,一是市、縣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尤其是主要負責人親自抓;二是開發銀行大力支持;三是借款企業積極主動;四是建立了政府組織增信和群眾組織增信相結合的風險防范體系;五是有一支責任心強、作風好、業務熟的工作隊伍。
(三)推廣試點經驗,最重要的是各級政府要深化對開發性金融合作的認識,增強發展地區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科學制定區域發展規劃,謀劃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合作。
(四)推廣試點經驗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從小到大,從易到難,不斷創新合作模式,不能一哄而起、搞一刀切。從2005年下半年起,省有關部門和開發銀行將本著自愿、平等、合作、共贏的原則,選擇一批市、縣推廣試點模式經驗。各市、縣對推廣試點工作要高度重視,不斷創造條件,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五、繼續深化合作領域
開發銀行始終關注著地方經濟發展的熱點、重點和難點,不僅支持我省建設一大批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而且在解決“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運用開發性金融工具,多層次、多領域、多模式地不斷擴大合作領域。
(一)開展擴大合作領域的調研。一是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要聯合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銀監局、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和省農業廳,就金融服務“三農”的問題進行調研,積極研究和尋找開發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合作的切入點,探索建立政府組織推進、開發性金融孵化、商業性金融跟進、市場化方式運作,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繁榮、農民增收的長效金融服務機制,創新更多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的金融服務產品;二是由省海洋與漁業廳牽頭,省發展與改革廳、省財政廳、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等單位參加,圍繞擴大開發性金融合作領域、促進海洋產業發展的問題進行調研,支持海洋捕撈、海產品養殖加工、漁港建設,做大做強海洋產業;三是海南保監局要組織有關商業保險公司和政府相關部門,配合開發性金融“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工作,就農業保險問題進行調研,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提高“三農”和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各市、縣要積極參與和支持調研工作,共同探索金融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的新模式。
(二)積極培養金融人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不斷深化,金融的理論和實踐也在不斷創新。開發性金融理論是新形勢下新實踐的成果。我們要認真學習。一是各級政府領導要學習金融理論,增強誠信意識,深刻領會開發性金融理論的本質內涵,確保開發性金融合作健康深入持久進行。二是培訓業務人員。開發性金融合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專業性強,機制完善,操作嚴密,僅靠開發銀行的努力是無法實現政府發展目標的。各級政府要配合開發銀行,在有關部門、群眾信用協會和企業中挑選具有政策水平、金融業務、法律知識和責任心強的人員,對其進行定期培訓,樹立開發性金融理念,掌握操作程序,不斷提高合作的質量,鞏固合作的成果。三是完善干部交流掛職機制。地方政府和開發銀行互相開展干部交流掛職,有利于雙方加強溝通、加深了解、增進共識、推動業務發展。
(三)加大開發性金融合作宣傳力度。省有關部門、各級政府和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要通過媒體宣傳開發性金融合作的重要意義,及時總結、交流、借鑒、推廣合作中的成功經驗,定期向社會公開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自覺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議,共同促進開發性金融在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00五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