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審計建議:應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陳列品以及其他固定資產。它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提供了物質基礎,準確完整及時地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是行政事業單位的義務,也是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重要途徑。固定資產的核算主要是對其增加減少的及時登記入帳。但從近幾年的審計情況看,這一環節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近幾年,國家財政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基本建設,新建了大量的房屋建筑物,比如學校的教學樓、鄉鎮的衛生院。這些工程在竣工決算經審計以后未能及時登記入帳。二是一些主管單位按照政府集中采購的規定,對一些專用設備比如電腦、數碼相機等,進行集中采購,主管單位在集中采購以后下發到相關單位使用。供貨商一般開具一張總發票,主管單位采用造表簽字的方式下發到使用單位。主管單位沒有進行固定資產登記,使用單位也未進行登記入帳。三是一些單位對原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改擴建致使資產的價值發生變化,單位未能對資產的增減進行核算。四是為確保專款專用,目前財政對大部分專項資金實行報帳制,資金的收支在單位帳冊上不體現,而財政報帳專戶一般不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由于缺少必要的單據傳遞,在專項資金中購置的固定資產未能登記到單位的帳冊上。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資產管理意識淡薄。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最大的區別就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不進行成本核算,往往容易忽視固定資產的登記工作。二是許多項目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多頭,有的建設或者采購單位和使用單位不屬于同一主體,以至造成新增固定資產尤其是房產的的歸屬權不明晰。三是會計核算銜接上存在薄弱環節,單位用專項資金購置固定資產后,以原始單據到財政報帳專戶進行報帳,或者財政專戶直接將資金劃到供貨方,單位登記固定資產缺少原始依據。
為此審計建議:一是國資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資產清理,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意識,明確單位準確及時完整登記固定資產的責任。二是在資金來源渠道多頭、建設方(采購方)和使用單位不一致的情況下,要及時明確產權歸屬和資產登記入帳單位。三是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資產來源渠道和方式,確定資產登記入帳依據。不同的資金核算部門要加強相互銜接,及時傳遞信息。
上一篇: 亳州:警惕政府性債務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