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0多年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軟件工程目前已經從單純的技術與工具層面上的局部改善階段,上升到了注重開發過程管理的總體改善階段;傳統產業及信息產業自身對軟件產品的質量及復雜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傳統過程改善手段依靠規章制度及人為控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軟件企業日益增長的管理需要。因此,蘊含現代軟件工程管理理念、以過程改善為核心、結合最新IT 技術的企業級開發管理系統,已經成為眾多軟件開發商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能力的努力方向。
這樣的企業級開發管理系統不僅是提升軟件產品質量和競爭實力的保證,同時也會大大增強了軟件企業抵御外來風險與危機的能力。以萬維易化在前不久SARS危機中的實踐經驗來看,雖然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都身處異地,但憑借My EZCROSS系統的出色支撐,充分利用網絡視頻、遠程辦公等手段,確保了軟件開發項目的正常推進、完成,不僅日常運營工作絲毫未受影響,還因對客戶要求的迅捷反應而大幅提高了客戶滿意度。這說明,軟件企業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幫助下,可以大幅度提高核心競爭力,使危機成為超越對手的良機。
用信息化管理彌補缺環
由于軟件的開發研制缺乏物理的“生產設備”或“生產線”進行生產過程的管理控制,因此諸多針對軟件企業的“資質疑問”相繼浮現:如何鑒定軟件企業的軟件生產能力?如何監控軟件生產的“工藝過程”?如何規范軟件人員的“操作”行為?如何評估軟件企業的知識資源?如何保障軟件產品的質量?
上述疑問也是對一家軟件企業核心管理能力的拷問,不光客戶需要滿意的答案,企業自身也要避免這些疑問漸變成為軟件企業成長過程中的最易缺損的環節。
萬維易化認為,優秀的信息化企業才能夠提供優秀的信息化產品與服務,實現這一目標惟一可行的方式是建立一個系統化、專業化的軟件產品“生產環境”;即一套嚴格遵循軟件工程方法論的軟件開發過程管理系統,一種能體現其核心能力的“軟件企業資質”。
這樣的軟件企業管理軟件需要包括軟件項目管理、軟件開發過程管理、項目人力成本管理、項目費用核算管理4個主要部分,并可以與其他應用產品套件如銷售管理、財務管理等集成應用,從而構成完整的軟件企業級管理系統。
軟件企業管理軟件應以CMM 理論框架為設計思想,結合世界先進的開發管理方法和實踐,以軟件的工程過程為管理主線,以動態的項目部門為管理單元,通過對軟件開發的項目范圍、項目周期、項目成本、項目質量、知識資源、人力資源6大核心要素的集成管理,實現軟件開發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同時需要具備易改動可優化的特性,幫助軟件企業實施持續的過程改進,最終提升軟件企業的能力成熟度。
上述的企業管理系統不僅能夠對軟件企業進行全面的項目開發過程管理及有力的質量保障,還可以作為軟件企業進行軟件成本評估的工具和外包軟件開發企業的軟件能力評價的工具,同時能夠支持客戶對其軟件項目的開發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這樣無疑將大大增強企業與客戶、市場之間的互動。
出于提升國內軟件產業綜合實力、掌握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技術的目的,國家“863計劃”也設立了《面向軟件企業的軟件質量保障平臺及其應用》的課題。萬維易化有幸承擔了此項課題的研究,在研究成果之上成功開發了“精研軟件開發管理系統”并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科委鑒定組認為:該系統的功能覆蓋了CMM的主要關鍵過程域,其科學、先進的過程控制管理將極大的促進軟件企業對開發成本、預算等進行控制,并將極大的提升軟件產品的品質。
相關熱詞: 軟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