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冊資產評估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其執業質量和評估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能力框架對提高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建立完善的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能力框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調查工作。本文對構建該框架的目的、方法和內容進行探討,以求為該框架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能力框架
資產評估行業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在影響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諸多因素當中,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它直接關系到資產評估執業質量和資產評估行業的社會公信力,進而影響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生存與發展。隨著我國資產評估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業過程中會不斷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對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我國評估行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這種情況不利于注冊資產評估師整體職業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強對職業能力框架的研究,盡早建立起完善的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
一、構建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的目的
明確目的是構建框架的前提,可以為框架的建立指明方向。構建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提高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業能力
我國自1996年實行注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制度,只有通過資格考試才能成為一名注冊資產評估師。但是,我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制度還不完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完全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資格考試并不完全說明已經具備了注冊資產評估師所需的各種能力。因此,完善的職業能力框架可以為評估師提供一種標準,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以達到提高職業能力的目的。另外,完善的職業能力框架為評估機構挑選人才提供了依據。評估機構會根據框架來評價評估師的綜合能力,這也從客觀上對評估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其根據職業能力框架的要求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促進評估行業人才培養
目前,評估行業對人才培養工作十分重視,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采取了積極措施來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不斷深入。但是,阻礙評估行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缺乏系統、完善的職業能力框架。職業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評估高等教育與實際工作需要聯系得更密切。現階段,評估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與評估實踐相脫節,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應試、輕能力的問題。職業能力框架可以為高校提供指引,使其重視市場要求,以能力為向導調整評估人才培養方式。職業能力框架的建立為注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提供了指南。資格考試是目前評估行業的惟一準入條件,對評估人才的培養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職業能力框架的注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可以有效地判斷應試者是否具有潛在的職業素質。框架的建立可以優化評估后續教育的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是后續教育的核心,職業能力框架指出了評估師在工作崗位上所需的素質和能力,可根據框架要求制定相應的知識大綱,安排合理的課程內容。
(三)增進社會公眾對評估行業和評估師的認知程度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與其他中介行業如律師、會計行業相比發展歷史較短。許多社會公眾對評估行業并不了解,對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責并不清楚,加之近年來頻發的評估失敗案件,使得社會公眾對評估行業和注冊資產評估師產生了一些質疑。這種情況不利于評估行業的健康發展。職業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社會公眾充分認識到評估行業對從業人員的高標準要求,從而提高社會公眾對評估行業和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認知度,為評估行業發展和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構建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的方法選擇
最早對職業能力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的專家提出了三種關于職業能力的研究方法。一種是從工作角色的角度來分析職業能力,然后按任務或子任務細分,稱為功能法。功能法從被評價者從事的具體業務的過程入手,通過對其擔任的不同角色及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把工作各環節分解為各個工作要素,并列出相應勝任的標準,用來評價其是否達到完成此工作所需要的標準,從而繪制出一張詳細的勝任能力表。另一種方法分析職業人員個體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或職業態度,稱為投入法。投入法是指被評價者為了勝任所從事的工作而應該進行的各種投入,如知識、技能、品質等方面的投入,如果被評價者提供的服務及各種信息能夠讓管理部門和信息使用者認為是科學的、有價值的、可信賴的,那么就必須進行各種投入。此種方法更加關注未來,強調被評價者應具有的長期價值。第三種方法是將前兩種方法結合,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考慮表現結果,分析需投入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在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起步較晚,評估機構總體實力較為薄弱,注冊資產評估師的執業范圍主要是以法定業務為主,評估業務還比較單一;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經驗不夠豐富,資產評估活動規范性和科學性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果單純使用功能法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從資產評估信息使用者和資產評估行業管理部門的角度出發構建職業能力框架更為合適,但同時也存在著比較抽象、可操作性不強的缺陷,單純的使用投入法也不盡合理。因此,要將兩種方法有機結合,吸收兩者的優點。筆者認為在構建職業能力的總體框架上可采用投入法整體分析注冊資產評估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并通過采用功能法具體分析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具體能力。
三、構建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的初步設想
從投入法的角度來看,在執業時,注冊資產評估師需要具備其所在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如會計、資產評估、機械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和經濟法等。但評估實踐活動是一項復雜的過程,評估師在執業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這種干擾有來自人為的也有來自客觀世界的。評估師除了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能把這些專業知識運用到評估實踐活動中的職業技能和保持形式、實質的獨立不受外界干擾的職業品質。因此,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品質就組成了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的主要內容。
從功能法的角度來看。資產評估業務不同于審計業務,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涉及的業務范圍較廣。國際上通常把評估行業按技術門類劃分為:企業價值評估、機器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特殊資產評估(礦業權等)專門領域。注冊資產評估師為了完成不同的評估任務,就需要具備相應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例如典型的企業價值評估往往需要具有包括會計、管理、營銷市場、投資分析、計算機信息及稅收籌劃等多種相關知識,另外還須具備一系列特殊技能,如:數據分析、執業經驗、風險判斷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承攬業務的能力等,才能勝任這一評估任務。
因此,本文根據資產評估行業的特點將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業能力分為基礎能力群和專業能力群。基礎能力群是指成為一名注冊資產評估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品質,如職業品質、基礎職業知識、基礎職業技能。專業能力群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完成特定評估任務時所具備的能力和品質,如專業知識、專業技能。
建立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能力框架對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一些專家和學者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對該問題展開了研究。但畢竟建立完善的職業能力框架是一項艱苦而又復雜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只是對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能力框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一些理論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