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8 09:24 來源:姚望 張雅璐
摘要: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以沉重的打擊,中國經濟同樣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中國經濟一個組成部分的會展經濟在危機中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危機產生了許多新的社會需求,淘汰了落后的企業,政府對會展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國際會展人才的引進成為了可能等。
關鍵詞:金融危機;會展業;機遇
我國多年來對美國出口增長幅度都是20%多,2008年上半年對美國的出口增長僅僅是89%,到2008年11月份,我國的三大外貿指標都變成負數,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幅度從2007年同期的239%跌到負9%,出口也是由20%以上的增幅跌到負2%,進口也變成了負178%。出口受阻導致我國出口企業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半停產,出口企業的停產、減產、半停產首先減少了原材料的購買、工業生產下降。2008年的四個季度,中國工業的增長速度第一季度為164%,第二季度降到159%,第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降到82%,11月僅僅是54%,還不到一季度的1/3。工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板塊,工業生產增速下降,直接導致整個國民經濟增速下降,2008年中國經濟四個季度的增長速度,第一季度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因此,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國外經濟衰退導致需求下降,進而影響了中國的出口。
一、會展業的特點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增速下降,財政收入增速下滑,2008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55,到了二季度降到314,三季度僅僅是105,四季度12月當月全國財政收入是負的31。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它對我國的會展業帶來的機遇卻遠遠大于挑戰,這主要原因在于會展業與整個國民經濟之間既存在緊密聯系,同時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首先,會展業與經濟形勢之間是如影隨形的同步關系。會展業是經濟的晴雨表,能夠非常及時地、敏感地反映出經濟發展的現狀及趨勢。會展業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本身也是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其他產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對各產業的運行能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次,會展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會展業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其與整個經濟形勢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超前與滯后的情況。比如,會展組織者預計金融危機可能在經營規模上、效益上給展會帶來一定影響,但馬上取消已經預定要開的會議卻并不多,這就是會展業和經濟之間的一種相對滯后的關系。人們還摸不清這個危機會有多大、多嚴重、多深遠,人們期待著更好的消息早點到來,所以沒有必要過早地驚慌,過早地取消已經安排好的會展活動。因此,在確定會展的數量和會展的時間等方面,危機的影響還不是很大,只是在籌劃新的會展時會有所考慮。會展業有一個反應和評估過程,而不是經濟形勢一下滑它就馬上跟著下滑。
會展業的獨立性還表現為其超前的引導作用。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研討會特別活躍,是因為大家都驚慌了,不知道這場危機會引發怎樣的狀況,這時候特別需要研討。因此,會展業能產生一種引導作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目前趨勢向有利的方向發展,這種努力的結果就會出現引導作用。如好多年前,我國的電視機剛剛普及,超薄電視還沒有深入到百姓家,日本企業很早就把超薄液晶電視拿到我國展會上進行展示。當時一個小的液晶電視也要五六萬人民幣,大一點的要幾十萬人民幣,在我國普通的電視機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展示這個產品大大超越了普通中國人的消費水平,日方參加展覽會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引導消費,讓中國的廣大家庭知道世界上已經有這樣一種產品了,他們早晚也會需要這樣一種產品,從而做這種消費的預期和準備。果然不出其所料,目前超薄電視在我國已經開始普及了,這就是會展產業在整個經濟過程中既同步又超前的狀態。眾所周知,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在某次會展上誕生或者宣布出來的,這就是會展引導經濟、引導產業、會展創造市場,創造消費能力的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
二、會展業面臨發展機遇
正是由于會展業相對整體經濟形勢具有相對獨立性,并不是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而下滑,于是金融危機在給整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的情況下,會展業未見得遭遇同樣的命運,〖JP+1〗相反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機遇。所以,金融危機給中國的會展業帶來了以下幾方面的機遇:
1.危機產生了許多新的社會需求。(1)研討交流的需求。最近一段時間各種經濟形勢研討會很多,這說明大家需要交流。許多企業抓緊時機,加強了廣告推銷,目的就是要減少危機帶來的影響。(2)推銷捷徑的需求。危機到來以后,企業面臨著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擔心市場萎縮,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又囊中羞澀,不知道今后還有沒有余力做強化市場的工作。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尋找市場推銷的捷徑,即如何用較小的投入產生更大、更多的社會影響和市場號召力。會展產業是幫助企業進行營銷的一個捷徑,因為它高度濃縮集中了市場各個要素,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密集的空間內做最緊密的接觸和交流。國外的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選擇一兩個與產品相關的會展,只身帶上一兩個助手到這個博覽會待上三五天,全年的訂單就出去了,全年的采購也就搞定了,回到企業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產上。所以,會展產業是一個效率最高的推銷捷徑和方法。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企業在兩難之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與會展,參與到本產業最相關的博覽會中去,在展覽會上來尋找新的社會需求。(3)產品物美價廉需求。消費者在當下會更加捂緊自己腰包里的錢,希望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東西。很多消費是剛性的,是不可能減少的,只是更多的人會追求物美價廉更實惠的東西,這種追求恰恰是會展產業可以提供給他們的,展會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物美價廉的需求。(4)企業升級轉型的需求。這些年來,我國會展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規模膨脹如此之快就出現了泥沙俱下的情況,很多展會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著改型換代的調整。危機到來時,會展企業的業務量相對減少,就有了這樣一個喘息的機會,進行升級換代的調整,適當地可以合并一些部門,撤掉一些部門,進行一些業務上的整合。所以,危機的過程也是企業整頓、喘息、調整的過程,也是一個變壞事為好事的機遇。總之,這些需求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商機,人們應該抓住這些機遇,把工作做得更好。
2.危機導致優勝劣汰,強者更強。這些年中國的會展產業膨脹很快,很多的企業盲目地認為會展產業就是一個無本萬利的東西,投入相對很小,如果運行順利即能利潤可觀,于是產生了相對混亂的局面。經濟危機會引起各種產業的企業重組,一些會展企業、特別是缺少底蘊的企業在危機中被淘汰。在這種情況下,要積極發現自己企業的弱點,鞏固和強化自己企業的強項,從而更好地發展自己和鞏固自己。
3.危機中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政府都在救市,都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現在很多地方高層官員都認識到了會展業的特殊性。在各地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計劃中都有扶持會展產業的政策,有這樣的意圖、想法甚至是直接的預算。比如,青島市今年要拿出6 000萬元人民幣補貼和支持會展產業的發展,這是青島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個力度應該說是相當大的。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凡是爭辦著名會展項目的,爭辦費用經過審核以后可以由政府買單,借此鼓勵大家爭辦。在這么龐大的救市計劃中,那么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各個產業中的時候,支持會展產業的投入只是非常小的部分,這部分投入對會展業的發展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會展業應該緊緊抓住機遇,努力做出一番事業來。
4.國際人才交流的新機遇。我國的會展產業發展了這么多年依舊人才短缺。在會展產業中大概有三類人:第一類人是長期做會展產業的政府相關機構或社團,這些人過去往往不把會議當作一個產業,而是當作政府機關或者機構的一項工作來做。這批人應該是最早的,運作得很好的,也是最專業的一批人。他們人數比較少,從事會展業務是在政府的保護下,在沒有資金障礙的情況下運作的。第二類人就是相對市場化的一部分,一般指大旅行社,大酒店。他們是在自己經營旅游業、酒店業的時候,舉辦一些相關的會展活動,有著較豐富的市場經驗。第三類人就是看到了會展產業蓬勃發展、利潤豐厚的趨勢,從各個其他產業中涌進來的民營企業。這個部分數量非常大,但是這些人既無經驗也缺乏資源,然而積極性卻很高,就更加刺激和強化了人才短缺的局面。
總體上來說,以上三類人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會展產業的變化必然會帶來大規模的人才需求。同時,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也必然會導致一次人才的 “大洗牌”。過去我們常說中國缺少國際人才,主要是指國際金融人才欠缺,現在華爾街遭遇危機,很多的國際高級金融人才希望到中國就業,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金融危機期間是一個招聘優秀人才的良好機會,何況這個時候更是“人美價廉”的。目前,國際會展人才開始涌入中國,我國要把國際人才和本地人才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整個金融危機中去施展,希望大家能夠抓住機會。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