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的會計制度設計基本上還是就財務會計乃至會計核算而進行的,并未涉及管理會計或成本管理會計,其內容、結構似乎有作進一步修正或充實的必要。盡管不能像財務會計那樣硬性規定管理會計人員必須做什么或應該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之類的有關內容,但從管理會計實務的角度而言,它還是應當達到某種目的,符合某些要求,遵循若干規范。現行會計制度設計存在如下幾方面的不足:
1、不符合現代會計發展的需要。應該說,現行的會計制度設計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基本內容仍然是圍繞著傳統財務會計而確立的,主要還是關于如何填制憑證、登記帳簿、編制報表等方面的“條條框框”,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規范會計核算工作,并未涉及現代管理會計或成本管理會計。時至今日,不論人們怎樣理解或對待管理會計,但諸如會計預測與決策、成本規劃與控制等活動卻是客觀存在的,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有必要針對管理會計而進行“制度設計”。雖然管理會計不像財務會計那樣具有明顯的法定性要求或固定化程序,但在如何運用基本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行經營預測、決策和控制等方面,卻是可以而且應當提出若干規范性意見的。這是現代企業會計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基層會計人員進行業務指導的需要。
2、不符合當今企業管理的需要。會計是為管理服務的,會計制度的設計必須考慮企業管理工作的現實需要。對于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而言,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是不可缺少的。事實上,諸如成本分解、本量利分析、決策分析、預算控制、責任會計和戰略成本管理等等,在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如果說現代企業管理離不開 “記帳、算帳、報帳”,那么,它更離不開“用帳”。為了切實搞好現代企業管理,應當在做好財務會計工作的基礎上,將歷史性的會計信息全面而有效地用于規劃和控制未來的經濟活動,真正做到記帳、算帳、報帳和用帳“一條龍”,努力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完美結合。
3、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既要綜合考慮其實際擁有的內部經濟資源,又要全面權衡其所面臨的外部經營環境,始終根據市場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經營目標、經營策略、產銷規模及結構等等,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要做到這一點,僅靠傳統財務會計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借助管理會計的特殊功能。這是因為,通過實施管理會計,可對包括財務會計信息在內的多種經濟信息(如內部的和外部的、實際的和預計的等等)進行特殊的加工提煉,形成對企業管理當局有用的管理(決策)信息,從而,使他們能據以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納入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努力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規劃和控制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筆者認為,在針對管理會計而調整、充實現行會計制度設計時,應達到下述要求:
1、要給企業的內部管理者提供信息,使他們在傳統會計帳冊和報表之外,還能獲得可直接用于規劃和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相關會計信息,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作為會計信息子系統的重要作用。
2、要幫助企業管理者(決策人)制定和實施決策,便他們在各項短期經營決策和長期投資決策過程中,始終能得到及時而有效的信息支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作為決策支持子系統的重要作用。
3、要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上,給員工以全面的推動與促進,便其活動及行為能得到相應的激勵,充分發揮管理會計作為內部控制子系統的重要作用。
4、要能在企業總體經營目標和戰略規劃的指導下,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目前與長遠利益之間的相互關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改進會計制度設計還應處理好以下幾個基本關系:
1、正確處理管理會計信息同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從會計的角度出發,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應包含數量信息和非數量信息兩大基本部分,其中,數量信息是主要的;而數量信息則包含會計信息和非會計信息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會計信息是主要的。至于會計信息部分,則通常包括財務會計信息和管理會計信息兩項基本內容。由此可見,管理會計信息是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財務會計一樣,它也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子系統。
2、正確處理管理會計信息同財務會計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不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作為信息(子)系統,它們都具有信息匯集、信息加工和信息反饋等三項基本功能。對于財務會計而言,系由其憑證系統、帳簿系統和報表系統來完成上述三項基本功能。而對管理會計來說,雖然它也從統計核算、業務核算等方面獲取有關信息,但財務會計信息卻是其主要的信息來源,所有的憑證資料、帳簿記錄和報表數據都屬于管理會計信息匯集的對象。事實上,管理會計主要還是在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加工、改制的基礎上,給企業管理當局提供信息服務,從而履行其決策 (管理)咨詢(參謀)職能。這就是說,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作為會計信息子系統,它們兩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不可分割。
3、正確處理會計信息同統計信息、業務經營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這樣說,管理會計能否有效地發揮其信息子系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能否在切實做好一般意義上的會計核算的同時,也努力做好統計核算和業務經營核算。實際上,管理會計實務既需要財務會計的信息支持,也需要通常所說的計劃統計、工程技術、生產經營乃至后勤服務等各方面的信息支持,它是在對包括會計的和非會計的、貨幣的和非貨幣的、數量的和非數量的、內部的和外部的等多種信息進行加工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對企業管理當局有用的決策(管理)信息。
如何改進現行會計制度設計,筆者的基本思路是:
l、明確活動范圍。管理會計實務幾乎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所有方面,既包括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和物資的采購與供應,也包括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等等。這就是說,在企業短期經營和長期投資的所有領域中,管理會計都將發揮其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應當緊緊圍繞現代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和投資等各項活動而提供有關信息,將管理會計信息引向企業經營管理的廣闊領域。
2、確定工作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講,管理會計是圍繞企業經濟效益目標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其主要內容是關于如何實現企業利潤 (價值)的持續最優化。這就是說,每個企業都應以收入、成本、資金和利潤等為主要對象實施管理會計,盡可能地實現成本(費用)的最小化和收益(利潤)的最大化,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3、確定運行程序。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必須努力做好上述資金、成本、收入、利潤等各方面的規劃和控制工作,科學而有效地運用管理會計。因此,所謂事前的計劃與決策、事中的追蹤與監控和事后的分析與評價,既是任何企業開展管理會計實務所必須采用的三項基本程序,也是每個會計人員從事管理會計工作所必須經歷的三個基本環節。
4、擬定操作方法。在對收入、成本、利潤和資金等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手頭積累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可供其采用的信息加工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為了對有關信息進行科學的加工,必須從現實需要和可能條件出發,分別就收入、成本、利潤、資金等方面的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實務擬定具體的操作方法,使基層企業會計人員能夠實實在在地開展日常的管理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