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智力資產包括所有的無形資產(但不包括“土地使用權”),在本文智力資產分成五個要素:企業市場實力、成本優勢、新產品開發能力、激勵制度和信息系統、技術資源狀況。智力資產的五要素對企業效益貢獻的度量可通過下面財務指標來實現,但對智力資產的各要素的利用率和貢獻大小需要建立一套非財務指標來綜合評價。
1.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的財務評價指標
不管什么智力資產所產生的效益貢獻最終都會反映到企業的利潤上,這種貢獻可用下列的財務指標來衡量和評價。
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率R=EBIT/Z-RO (Ⅰ)
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價值=R*Z
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增長率G
=(本期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價值/上期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價值)-1 (Ⅱ)
[G的增長率值也可以考慮取三年或五年的(幾何)平均增長率]
上述的公式中:Z,企業
會計帳面總資產;EBIT,納稅付息前的利潤;RO,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EBIT/Z)或是評價用的標準資產利潤率。
在RO是取同行的平均水平時,財務指標效益貢獻率R的三種情況;①R>0,意味著企業智力資產對企業效益貢獻比同行平均水平好,說明該企業在某些智力資產具有一定的優勢,其鑒別方法可用下面的基本指標評價法來確定;②R<0,意味著企業智力資產對企業效益貢獻比同行平均水平差,表明被評價企業存在著某些薄弱和不產生效益的智力資產,高層經理希望能夠鑒別出那些智力資產,哪些需要用投資,哪些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的改進就可產生更大的效益,這需要對智力資產效益貢獻作綜合的研究;③R=0,意味著企業智力資產對企業效益貢獻處于同行平均水平,表明被評價企業在某些智力資產需要加強管理或增加投資才能發揮它們的優勢。對于RO是取評價設定的標準時,可得到類似的分析結論。
貢獻增長率G的三種情況:①G>0,意味著本期企業智力資產效益貢獻比前期有所增長,G的值越大表明該企業智力資產優勢呈顯著的上升趨勢;②G<0,意味著本期企業智力資產效益貢獻比前期有所下降,表明被評價企業存在著某些薄弱和需要投資提升的智力資產,或存在管理制度的弊病;③G=0,意味著企業智力資產對企業效益貢獻前后期處于同等水平,說明被評價企業的某些智力資產沒有什么活力,無法形成優勢。
從上述的簡要分析可得到,智力資產貢獻的財務評價,僅能得到簡要的結論,要獲得智力資產各要素的評價信息需要應用下面更專門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
2.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的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投資人和企業管理人員對一些常見的財務指標的應用是比較習慣的,如對公式(1)的計算和應用都比較熟悉,但用怎樣評價指標可以辨別企業的智力資產的各要素是否對企業效益有貢獻和投資不足以及其他不利的影響,這是一個新問題。因此,投資人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可以投資或現有投資是否繼續持有,除了考慮傳統的財務指標外,本文主要考慮對智力資產的企業市場實力、成本優勢、新產品開發能力、激勵制度和信息系統、技術資源狀況等5個評價要素,相應地可建立一套非財務性指標與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評價指標結合而形成的綜合評價體系。此指標體系分三層結構,第一層是評價要素,第二層是從評價要素分解出的基本指標,第三層是由基本指標進一步分解的明細指標。
(1)評價要素
a)企業市場實力。主要集中表現為三方面內容:企業的戰略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產品銷售利潤率、企業經營者素質和能力,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顧客滿意度。
b)成本優勢因素。成本因素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要素,在其他競爭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降低成本獲得價格優勢能使企業盡快地占領市場。
c)新產品開發能力。用于衡量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革新的能力。
d)激勵制度和企業信息系統。激勵制度是企業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活力的基本要素,企業信息系統是否完備決定企業的競爭和管理的優勢和水平。
e)技術資源狀況。技術人才資源情況、專利擁有情況。技術改造比重、開發創新能力、研究開發費用比重等。
投資人員、集團管理人員和企業自身的管理人員都可用上述的5個要素來補充評價股權投資的未來財務業績。如果發現企業市場實力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比較差的情況下,則該企業未來的業績必定會下降。而這些要素評價是通過一系列基本指標來表達,要素與下面基本指標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整體,這就是企業智力資產績效評價體系的特性。實際上,評價指標體系是由一些評價基本指標標準值及其基本指標的實際度量值組成的。不同時期的不同企業有特定基本指標標準值,以此適應各類企業對智力資產進行效績評價。
(2)各要素的基本指標
智力資產的業績評價是由一系列特性指標組成,這些特性指標是上述的5個評價要素的進一步分解,以便評價時作為衡量的基本指標。本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了如下的22個評價基本指標:
1)市場占有率:各主要產品的綜合市場占有率。
2)產品銷售利潤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3)經營者素質:從知識結構、領導協調能力、創新意識和個人品德四方面評價。
4)市場應變能力:市場同類的新產品占有率,顧客需求和服務滿足程度。
5)顧客滿意度:從產品交貨時間、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三方面評價顧客對企業產品的滿意程度。
6)直接材料成本優勢:設計、制造、采購、銷售各環節形成的對比優勢。
對直接人工成本優勢:制造車間工人素質和車間自動化的程度,工人的基本素質和培訓制度。
8)間接費用優勢:固定成本和企業間接費用的程序優化的控制制度。
9)產品成本降低的技術因素:靠技術革新降低產品成本占降低成本的百分比。
10)新產品總值所占比例:新產品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百分比。
11)新產品開發和研究費用投入比率: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占企業銷售總額的百分比。
12)技術開發人員比重:技術開發人員數占全體員工的百分比。
13)員工激勵制度:員工對激勵制度的反應,員工對創造性勞動的積極性。
14)經營者激勵制度:經理對已實施的激勵制度反應的情況,激勵制度對經營成果的影響程度。
15)信息的共事性:企業所具有的基本數據和信息是否在需要的部門和經理可方便地使用這些共享數據的信息。
16)信息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計算機信息系統對會計核算、經營控制和戰略管理的支持的程度,以及提供各種數據和
報表的及時性的情況。
17)信息系統的效果: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和組織協調發揮的效果。
18)專利擁有情況:自創申請專利和購入專利的項目數量,各專利轉換成商品的效益情況。
19)技術改造比重和效果:每年提出的技術革新的項目數,技術革新投入資金占銷售額的百分比,通過革新后所取得的企業效果。
20)財務資源情況:公開發行債券和股票的機會,向銀行借款或通過顧客或供應商進行商業信用融資的比例,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的挖掘。
21)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率:見上面的公式(Ⅰ)。
22)智力資產的效益貢獻增長率:見上面的公式(Ⅱ)。
上述的基本指標是集團公司或投資人對被投資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的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的基本考慮每一個評價要素的評價值可由幾個基本指標來決定,評價要素與基本指標的關系如表1所示,其關系有三種情形:①每一要素均要考慮基本指標21)和22)(是衡量財務效益貢獻的財務指標);②某一個基本指標同時影響幾個要素,即同時從屬于幾個要素;③一個指標僅從屬于某一個要素。而且基本指標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系。
表1 評價要素與基本指標的關系
要 素 屬于該要素的基本指標
市場實力 指標1),2),3),4),5),21),22)
成本優勢 指標6),7),8),9),20),21),22)
新產品開發能力 指標10),11),12),20),21),22)
激勵制度和信息系統 指標13),14),15),16),17),21),22)
企業技術資源 指標18),19),12),3),21),22)
(3)要素和基本指標的計分
要比較準確地進行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必須對其要素進行適當的計分,要素的得分是由從屬于它的基本指標計分所決定。如果某一基本指標的計分需要考慮其更明細的指標,則基本指標的計分是由明細指標的評分和加權平均得到。有的基本指標的明細指標內容很豐富,諸如經營者素質基本指標,可編制成一份復雜的明細指標評價表,由于篇幅所限可另外撰文加以介紹。在本文僅對基本指標的一般評分方法作介紹,通常可采用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測評法(其他的評分法也適用)。這里采用五級分等(A,B,C,D,E)的隸屬度表,隸屬度函數值與指標定性值和指標評價等級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其對應關系,這里僅提供一種范例表,見表2。
表2 隸屬標準等級表
指標定性值 優(E) 良(D) 中(C) 合格(B) 差(A)
隸屬度函數值 0.9~1.0 0.8~0.9 0.6~0.8 0.4~0.6 0.1~0.4
評價等級 1 2 3 4 5
上述的評價標準,既可用于各類企業的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又可用于企業的綜合業績和部門業績評價。
3.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比傳統的財務指標評價分析更有難度,即使有了軟件工具也還需要關注如下的幾個問題:
(1)傳統的企業業績評價一般不重視企業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的因素,多數是依賴會計報表的數據,評價時不要收集很多的數據或報表。然而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需要收集有關智力資產效績指標的大量數據。因此給企業日常管理帶來一個新問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按評價的要素和基本指標做數據準備或做這方面數據的記錄和收集工作。
(2)在計算機網絡化的環境下,智力資產效績評價可作為企業信息系統的子系統來設計擴展其信息系統的功能,這樣就可把這種評價作為一種經常性的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議程。但這種設計思想和實施方案在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統(或計算機會計系統)中還不能實現,需要在理論和實務上作進一步探討。
(3)智力資產的管理和投資與企業戰略管理之間的聯系,戰略管理的監控評價與本文的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的銜接,都是知識經濟條件下面臨的新問題。
(4)應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把智力資產效益貢獻評價系統設計為一個動態的評價系統,使它既能應用于企業外部評價又能應用于企業集團內部管理,筆者認為還有很多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相融合的智力資產管理問題需要研究,可以說,它是將來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