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里在建工程包括哪些填報項目
在建工程的構成要素
在資產負債表中,在建工程是反映企業尚未完工或雖已完工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工程項目。

具體而言,在建工程的填報內容涉及多個方面:一是直接材料費用,即用于建造項目的原材料成本;二是直接人工費用,指參與建設工作的員工薪酬;三是制造費用,涵蓋間接生產成本如設備折舊和水電費等。
此外,還需考慮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問題,根據會計準則,符合條件的借款費用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公式表示為:C = D L M,其中C代表總成本,D為直接材料費用,L為直接人工費用,M為制造費用。
在建工程的財務處理與披露
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需準確記錄在建工程的價值變化。
對于已經完成但未正式投入使用的項目,其價值應持續保留在在建工程科目下,直到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若發現某些在建工程長期停滯不前或存在減值跡象,則需要進行相應的減值測試,并可能計提減值準備。
定期評估在建工程的狀態有助于確保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公允性。
常見問題
如何確定在建工程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答:企業應基于市場狀況及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詳細分析,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于賬面價值,則需計提減值準備。
不同行業在建工程的具體構成有何差異?答:例如制造業可能側重于廠房建設和設備購置,而信息技術業則可能更多關注軟件開發和技術升級。
在建工程轉固的標準是什么?答:一般當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即可轉為固定資產,具體標準需參照相關會計政策和行業慣例。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上一篇:變動成本由什么組成的計算公式
下一篇:什么時間計提盈余公積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