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你逼_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_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_日本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_久久久精品99_九九热精

法規庫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備案類優惠政策后續管理規范》的公告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2013年]第6號公告

頒布時間:2013-12-19 00:00:00.000 發文單位: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為進一步落實企業所得稅各項備案類優惠政策,陜西省國家稅務局制定了《企業所得稅備案類優惠政策后續管理規范》,現予以發布,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備案類優惠政策管理規范(試行)〉的公告》(陜西省國家稅務局公告2011年第1號)全文,《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陜西省地方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減免稅管理問題的通知〉的通知》(陜國稅發﹝2009﹞79號)文件第二條第二款中“納稅人當年享受備案類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政策的,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提請備案,最遲不得超過次年3月底”的規定一并廢止。本公告所列各項備案類優惠政策的備案時間均為納稅人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前。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2013年11月29日

  企業所得稅備案類優惠政策后續管理規范

  備案提綱

  第一部分 事前備案項目

  一、免稅收入

  非營利組織的非營利活動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二、減計收入

  (一)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二)農村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三)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保費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三、加計扣除

  (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費用或者攤銷政策

  (二)企業安置并支付殘疾人員工資額加計扣除政策

  四、減免所得額

  (一)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一般項目

  (二)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三)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農產品初加工

  (四)農林牧漁項目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五)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收入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六)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取得的收入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七)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項目投資經營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八)電網企業電網新建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九)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十)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實施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十一)清潔發展基金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五、減免稅

  (一)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低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

  (二)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優惠政策

  (三)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政策

  (四)新辦軟件生產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定期及低稅率優惠政策

  (五)動漫企業定期及低稅率優惠政策

  (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低稅率優惠

  (七)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

  (八)汶川地震災區農村信用社免征企業所得稅

  (九)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六、創業投資企業的創業投資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

  七、抵免所得稅額——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投資額抵免的稅額

  八、企業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

  第二部分 事后備案項目

  一、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征所得稅

  (三)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投資人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五)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買賣證券取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

  (六)保險保障基金有關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七)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八)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稅政策

  (九)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

  第三部分

  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及填表說明

  備案內容

  第一部分 事前備案項目

  一、免稅收入

  非營利組織的非營利活動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四條

  政策內容: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非盈利組織的認定管理辦法的非盈利組織的收入(不包括從事營利性活動取得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2號)

  所需資格認定: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3號);

  2、《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陜西省地方稅務局轉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陜財稅﹝2010﹞21 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文件原件及復印件(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

  (3)組織章程;

  (4)投入人對投入組織的財產不保留或者無權享有任何財產權利的聲明;

  (5)年度申報時,提供:

  ①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審計鑒證的年度財務報表;

  ②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

  ③該組織工作人員當年度的工資、福利等開支情況;

  ④財產及孳息的分配使用情況;

  (6)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減計收入

  (一)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三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九條

  政策內容: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經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按《目錄》規定認定的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企業(不包括僅對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和技術進行認定的企業),取得《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可按規定申請享受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管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85號);

  2、《陜西省國家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管理問題的通知〉的通知》(陜國稅函〔2009〕199號)。

  所需資格認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產品)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1、《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發改環資﹝2006﹞1864號);

  3、《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陜西省地方稅務局關于印發〈陜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實施細則〉的通知》(陜發改環資﹝2010﹞845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

  (3)企業實際資源綜合利用情況說明(包括綜合利用的資源,技術標準,產品種類、名稱等);

  (4)分別核算資源綜合利用收入的聲明;

  (5)年度申報時,提供各項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收入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6)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農村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4號);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試點項目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35號)。

  政策內容: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舉辦的農戶自立服務社(中心)從事農戶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農戶名單、地址及貸款金額、貸款余額總額明細表;

  (3)農戶戶籍證明材料(不在稅務機關留存,由備案企業留存備查);

  (4)年度申報時,提供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5)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三)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保費收入減計收入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4號)。

  政策內容: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比例減計收入。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的明細表(復印件);

  (3)年度申報時,提供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保費收入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三、加計扣除

  (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費用或者攤銷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

  政策內容: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16號);

  2、《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關于轉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陜國稅發〔2008〕354號);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復印件);

  (3)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研究開發費預算(需說明資金來源);

  (4)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

  (5)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

  (6)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復印件);

  (7)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復印件);

  (8)地市級(含)以上政府科技部門對申報研究開發項目出具的鑒定意見書復印件(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研發項目有異議時提供);

  (9)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出具的當年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的復印件(非必報項目);

  (10)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企業安置并支付殘疾人員工資額加計扣除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第(二)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六條

  政策內容: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殘疾人員的范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有關規定。

  管理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安置殘疾人員就業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0號,陜國稅發〔2009〕132號轉發)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已安置殘疾職工名單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復印件);

  (3)與安置的每位殘疾人簽訂的1年以上(含1年)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復印件);

  (4)定期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實際支付的工資證明;

  (5)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按月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的情況證明;

  (6)企業所在區縣適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文件(復印件)或證明等;

  (7)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四、減免所得額

  (一)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一般項目(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農產品初加工項目見本節第(二)、(三)條)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第(一)項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1.蔬菜、谷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2.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見本節第(二)條);3.中藥材的種植;4.林木的培育和種植;5.牲畜、家禽的飼養;6.林產品的采集;7.灌溉、農產品初加工(見本節第(三)條)、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8.遠洋捕撈。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列舉的行業具體解釋參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最新版,限制和禁止項目參見發改委等有關部委最新目錄。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試行)的通知》(財稅〔2008〕149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50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黑龍江國有農場土地承包費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9〕779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司+農戶”經營模式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號);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的補充通知》(財稅〔2011〕26號);

  6、《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1年第48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證明企業經營項目的資料、文件;

  (3)年度申報時,提供①企業年度生產經營具體項目、產品種類、名稱、收入結構等專項說明,②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第(一)項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納稅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的規定,依法選育(或繁育)的農作物新品種的所得,且單獨核算的,免征企業所得稅,只從事農作物新品種經營的所得,征收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50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司+農戶”經營模式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黑龍江國有農場土地承包費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9〕779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1年第48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

  1、實行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的納稅人須報送的資料: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省級以上主管機構頒發的《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復印件);

  (3)納稅人與農作物新品種受讓方的書面協議或合同(復印件);

  (4)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資料。

  2、實行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繁育一體化的納稅人須報送的資料: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省級以上主管機構頒發的《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復印件);

  (3)《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4)《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復印件);

  (5)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資料。

  《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中未列舉的品種不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3、實行農作物新品種繁育的納稅人須報送的資料: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出讓方的《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復印件);

  (3)納稅人與農作物新品種出讓方的書面協議或合同(復印件);

  (4)《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5)《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復印件);

  (6)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資料。

  納稅人與農作物新品種出讓方的書面協議(或合同)和《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中未列舉的品種不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三)農林牧漁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農產品初加工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第(一)項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農產品初加工的范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試行)的通知》(財稅〔2008〕149號)的規定執行。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試行)的通知》(財稅〔2008〕149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50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黑龍江國有農場土地承包費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9〕779號);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的補充通知》(財稅〔2011〕26號);

  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1年第48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章程等證明企業經營項目的資料、文件(復印件);

  (3)企業生產經營項目符合農產品初加工范圍的說明;

  (4)年度申報時,提供①企業年度生產經營具體項目、產品種類、名稱、收入結構等專項說明,②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情況說明;

  (5)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四)農林牧漁項目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第(二)項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1.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列舉的行業具體解釋參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最新版,限制和禁止項目參見發改委等有關部委最新目錄。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50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司+農戶”經營模式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黑龍江國有農場土地承包費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9〕779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1年第48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章程等證明企業經營項目的資料、文件(復印件);

  (3)年度申報時,提供①企業年度生產經營具體項目、產品種類、名稱、收入結構等專項說明;②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五)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收入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七條;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本條規定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46號);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財稅〔2008〕116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0號);

  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10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有關部門批準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3)該項目完工驗收報告(復印件);

  (4)該項目投資額驗資報告(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7)屬于優惠期內轉讓的項目,應提供項目權屬變動資料及原享受優惠情況有關資料;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三免三減半期間每年匯算清繳時對納稅人進行審核并備案必要資料。審核內容包括:(1)企業是否繼續符合減免所得稅的資格條件,所提供的有關情況證明材料是否真實;(2)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將變化情況報送稅務機關,并根據國稅發〔2009〕80號文件規定對適用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政策執行第二至第六年,每次年度匯算清繳前提交備案資料第(6)、(8)項。

  (六)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取得的收入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

  政策內容:企業從事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且項目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具體條件和范圍等,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的通知》(財稅〔2009〕166號);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10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有關部門批準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3)該項目完工驗收報告(復印件);

  (4)該項目投資額驗資報告(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7)屬于優惠期內轉讓的項目,應提供項目權屬變動資料及原享受優惠情況有關資料。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三免三減半期間每年匯算清繳時對納稅人進行審核并備案必要資料。審核內容包括:(1)企業的享受優惠的項目是否繼續符合《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要求;(2)企業所提供的有關情況證明材料是否真實;(3)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將變化情況報送稅務機關。政策執行第二至第六年,每次年度匯算清繳前提交備案資料第(6)、(8)項。

  (七)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項目投資經營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

  政策內容:對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飲水工程新建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的通知》(財稅〔2009〕166號);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財稅〔2008〕116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0號);

  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10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有關部門批準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3)該項目完工驗收報告(復印件);

  (4)該項目投資額驗資報告(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7)屬于優惠期內轉讓的項目,應提供項目權屬變動資料及原享受優惠情況有關資料。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三免三減半期間每年匯算清繳時對納稅人進行審核并備案必要資料。審核內容包括:(1)企業的享受優惠的項目是否繼續符合《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要求;(2)企業所提供的有關情況證明材料是否真實;(3)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將變化情況報送稅務機關。政策執行第二至第六年,每次年度匯算清繳前提交備案資料第(6)、(8)項。

  (八)電網企業電網新建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

  政策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居民企業從事符合《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規定條件和標準的電網(輸變電設施)的新建項目,可依法享受“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基于企業電網新建項目的核算特點,暫以資產比例法,即以企業新增輸變電固定資產原值占企業總輸變電固定資產原值的比例,合理計算電網新建項目的應納稅所得額,并據此享受“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管理文件: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財稅〔2008〕116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0號);

  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10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有關部門批準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3)該項目完工驗收報告(復印件);

  (4)該項目投資額驗資報告(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7)屬于優惠期內轉讓的項目,應提供項目權屬變動資料及原享受優惠情況有關資料。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三免三減半期間每年匯算清繳時對納稅人進行審核并備案必要資料。審核內容包括:(1)企業享受優惠的項目是否仍然符合《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要求;(2)企業提供的有關情況證明材料是否真實;(3)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將變化情況報送稅務機關。政策執行第二至第六年,每次年度匯算清繳前提交備案資料第(6)、(8)項。

  (九)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四)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

  政策內容: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不屬于與技術轉讓項目密不可分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收入,不得計入技術轉讓收入。可以計入技術轉讓收入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收入,是指轉讓方為使受讓方掌握所轉讓的技術投入使用、實現產業化而提供的必要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所產生的收入,并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的與該技術轉讓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收入與該技術轉讓項目收入一并收取價款。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12號,陜國稅函〔2009〕194號轉發);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

  3、《關于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62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發生境內技術轉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時應報送以下資料: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技術轉讓合同副本(復印件);

  (3)省級以上科技部門出具的技術合同登記證明(復印件);

  (4)技術轉讓所得歸集、分攤、計算的相關資料;

  (5)實際繳納相關稅費的證明資料;

  (6)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2、企業向境外轉讓技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時應報送以下資料: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技術出口合同(副本)(復印件);

  (3)省級以上商務部門出具的技術出口合同登記證書或技術出口許可證(復印件);

  (4)技術出口合同數據表(復印件);

  (5)技術轉讓所得歸集、分攤、計算的相關資料(復印件);

  (6)實際繳納相關稅費的證明資料(復印件);

  (7)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十)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實施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管理文件: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30 號)

  2、《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發展改革委令2011年第11號)

  政策內容:對企業實施的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65%上繳給國家的HFC(氫氟碳化物)和PFC(全氟碳化物)類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以及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30%上繳給國家的N2O(氧化亞氮)類CDM 項目,其實施該類CDM 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減排量轉讓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實施CDM 項目的所得,是指企業實施CDM 項目取得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扣除上繳國家的部分,再扣除企業實施CDM 項目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后的凈所得。企業應單獨核算其享受優惠的CDM 項目的所得,并合理分攤有關期間費用,沒有單獨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國家發改委批準該項目文件(復印件);

  (3)該項目實施和監測報告(復印件);

  (4)項目實施企業驗資報告(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7)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三免三減半期間每年匯算清繳時對納稅人進行審核并備案必要資料。審核內容包括:(1)企業是否繼續符合減免所得稅的資格條件,所提供的有關情況證明材料是否真實。(2)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及時將變化情況報送稅務機關。政策執行第二至第六年,每次年度匯算清繳前提交備案資料第(6)、(8)項。

  (十一)清潔發展基金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管理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30 號)

  政策內容: 對清潔基金取得的下列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1)CDM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上繳國家的部分;(2)國際金融組織贈款收入;(3)基金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4)國內外機構、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收入。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國家發改委批準CDM項目文件(復印件);

  (3)CDM實施和監測報告(復印件);

  (4)CDM項目實施企業驗資報告(復印件);

  (5)對企業實施的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65%上繳給國家的HFC和PFC類CDM項目證明(復印件);將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30%上繳給國家的N2O類CDM項目證明(復印件);

  (6)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五、減免稅

  (一)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低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

  政策內容: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3)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預繳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51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預繳2010年度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185號)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季(月)度預交申報前提供:上一年度申報適用稅率的資料。

  年度申報前提供:(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報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

  (3)企業職工工資表;

  (4)對照產業目錄具體項目,說明本企業所從事行業為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的書面證明;

  (5)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

  政策內容: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3號)

  資格認定文件:《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08〕172號)、《陜西省科技廳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陜西省地方稅務局關于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陜科發〔2008〕55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

  (3)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的說明;

  (4)企業當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說明;

  (5)企業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

  (6)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

  (7)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取得證書第二、第三年,年度申報前備案(3)至(7)項

  (三)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內容: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設在西部地區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經企業申請,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后,可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上述所稱收入總額,是指《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的收入總額。企業應當在年度匯算清繳前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并附送相關資料。第一年須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第二年及以后年度實行備案管理。

  管理文件:1、《財政部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8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2號)

  3、《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關于發布<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審核備案管理辦法>的公告》(陜西省國家稅務局公告2012年第4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經營項目變化情況;

  (3)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表;

  (4)財務報表;

  (5)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四)新辦軟件生產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定期及低稅率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

  政策依據——部門文件: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第19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3年第43號)

  政策內容:1、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經認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2、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微米或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經認定后,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3、我國境內新辦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經認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4、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可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5、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規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稅款,由企業專項用于軟件產品研發和擴大再生產并單獨進行核算,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所需資格認定:軟件企業認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1、《國家發展改委信息產業部 國家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印發〈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高技〔2005〕2136號)

  2、《國家發展改委信息產業部 商務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家規劃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高技〔2005〕2136號)

  3、《信息產業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及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信部聯產〔2002〕86號);

  4、《軟件企業認定標準及管理辦法》(工信部聯軟﹝2013﹞64號);

  5、《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認定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發改高技〔2012〕2413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通過年審的軟件企業證書(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或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文件(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

  (3)企業經營業務說明;

  (4)軟件、集成電路設計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說明;

  (5)企業從事軟件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技術人員、大專以上學歷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

  (6)企業軟件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經費明細表及比例說明;

  (7)企業擁有具有一種以上由本企業開發或由本企業擁有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或者提供通過資質等級認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等技術服務的說明;

  (8)企業自獲利年度至申請備案當年,收入、利潤、適用稅率及已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說明。

  (9)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第二至第五年,年度申報前備案(2)至(9)項

  (五)動漫企業定期及低稅率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2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5號);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

  政策內容:經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所需資格認定:新辦及重點動漫企業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文化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文市發(2008)51號)、《文化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有關問題的通知》(文產發[2009]18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

  一般動漫企業認定:(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通過年審的動漫企業證書(查驗原件,留存復印件)企業文件;

  (3)企業經營業務說明;

  (4)動漫企業經營動漫產品的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說明;

  (5)自主開發生產的動漫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說明;

  (6)企業從事軟件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專業動漫人才、大專以上學歷職工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

  (7)企業動漫產品的研究開發經費明細表及比例說明;

  (8)具有從事動漫產品開發或相應服務等業務所需的技術裝備和工作場所說明;

  (9)企業自獲利年度至申請備案當年,收入、利潤、適用稅率及已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說明。

  (10)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重點動漫產品需備案的資料:(除備案報告表外,報備下列文件之一即可)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漫畫產品銷售年收入在100萬元(報刊3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年銷售l0萬冊(報紙1000萬份、期刊100萬冊)以上的,動畫產品銷售年收入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網絡動漫(含手機動漫)產品銷售年收入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動漫舞臺劇(節)目演出年收入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年演出場次50場以上的證明資料;

  (3)動漫產品版權出口年收入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證明資料;

  (4)獲得國際、國家級專業獎項的證明(復印件);

  (5)經省級認定機構、全國性動漫行業協會、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推薦的在思想內涵、藝術風格、技術應用、市場營銷、社會影響等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動漫產品證明(復印件)。

  符合一般動漫企業申請認定為重點動漫企業的,應在申報前開發生產出1部以上重點動漫產品,同時報備以下資料之一:

  (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注冊資本l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驗資報告(復印件);

  (3)動漫企業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連續2年不虧損的說明資料,以及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

  (4)動漫企業的動漫產品版權出口和對外貿易年收入2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自主知識產權動漫產品出口收入占總收入30%以上的收入及比例說明;

  (5)經省級認定機構、全國性動漫行業協會、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推薦的在資金、人員規模、藝術創意、技術應用、市場營銷、品牌價值、社會影響等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動漫企業證明。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一般動漫企業每年年度申報時備案(2)至(10)項;生產重點動漫產品企業每年年度申報時備案應備案資料(2)至(5)項之一即可;符合一般動漫企業申請認定為重點動漫企業的,每年年度申報時備案應備案資料(2)至(5)項之一即可;

  (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低稅率優惠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商務部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65號)

  政策內容: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對于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所得稅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所需資格認定: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關于印發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與管理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科火字〔2009〕152號);《關于印發陜西省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陜科高發〔2009〕125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取得的由省發改委、商務廳、科技廳、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文件(復印件);

  (3)企業營業業務屬于技術先進型服務業范圍的說明;

  (4)企業職工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占職工總數比例說明;

  (5)企業符合范圍技術先進型服務業務收入占當年總收入比例的說明;

  (6)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占當年總收入比例的說明;

  (7)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初次享受次年至2013年,每年年度申報前備案第(3)至(7)項。

  (七)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114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34號)。

  政策內容: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自轉制注冊之日起免征企業所得稅。

  所需資格認定:轉制文化企業認定

  資格認定文件:《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中宣部關于轉制文化企業名單及認定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05號);《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國家稅務局 陜西省地方稅務局陜西省省委宣傳部轉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宣部關于轉制文化企業名單及認定問題的通知》(陜財稅﹝2009﹞84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取得的對應級別文化企業認定機構發布的認定文件(復印件);

  (3)轉制方案批復函(復印件);

  (4)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

  (5)整體轉制前已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需提供同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銷事業編制、注銷事業單位法人的證明;

  (6)與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按企業辦法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的證明;

  (7)引入非公有資本和境外資本、變更資本結構的,需出具相關部門的批準函(復印件);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八)汶川地震災區農村信用社免征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汶川地震災區農村信用社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3號)

  政策內容: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對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寧夏等6省(自治區、直轄市)汶川地震極重災區、重災區和一般災區農村信用社繼續免征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

  (3)提供企業所在地災害評估文件,即《民政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地震局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害范圍評估結果的通知》(民發﹝2008﹞105號);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九)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一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0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稅收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國稅函﹝2010﹞180號)

  政策內容:符合企業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的,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管理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的通知》(財稅〔2009〕166號);

  (3)《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GB/T24915_2010)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節能服務公司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節能服務公司工商營業執照及驗資報告(復印件);

  (3)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項目相關技術符合《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GB/T24915_2010)》規定技術要求的有關資料(復印件);

  (4)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企業簽訂的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復印件);

  (5)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會計憑證、發票及賬頁(復印件);

  (6)節能服務公司投資額不低于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總額70%驗資報告(復印件);

  (7)年度申報時,提供稅收優惠項目所得核算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期間費用分攤情況說明;

  (8)節能服務公司擁有專門技術人員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的說明

  (9)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生轉讓的,受讓節能服務企業除提交上述材料外,還需提供項目轉讓合同、項目原享受優惠的批準文件

  (10)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六、創業投資企業的創業投資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一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七條

  政策內容: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管理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7號,陜國稅函〔2009〕122號轉發)

  所需資格認定:創業投資企業備案

  資格認定文件:《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令第39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經備案管理部門核實后出具的年檢合格通知書副本(復印件);

  (3)關于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運作情況的說明;

  (4)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合同或章程的復印件、實際所投資金驗資報告等相關材料;

  (5)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職工人數、年銷售(營業)額、資產總額等)說明;

  (6)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出具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有效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

  (7)投資額抵扣額逐年結轉明細表;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七、抵免所得稅額——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投資額抵免的稅額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1、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條;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財稅〔2008〕115號);

  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財稅〔2008〕118號);

  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48號);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

  政策內容: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購置并實際使用列入《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可以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但結轉期不得超過5個納稅年度。

  管理文件:《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 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256號)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企業購買專用設備有關文件、會議紀要、采購計劃、資金來源說明等;

  (3)購置專用設備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發票復印件、發票進項稅抵扣情況說明(不含取得普通發票);

  (4)對照目錄具體項目說明企業所購買專用設備類別、名稱、型號、技術指標、參照標準、應用領域、能效標準等,并提供專用設備說明書、檢測報告等技術資料;

  (5)專用設備投入使用時間及證明投入使用的圖像資料;

  (6)企業原有生產工藝流程及專用設備投入使用后的實際效果說明;

  (7)投資額逐年結轉抵免明細表;

  (8)已享受優惠的專用設備是否轉讓或出租的說明;

  (9)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主管稅務機關應建立企業抵免稅臺賬

  八、企業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

  政策內容:企業擁有并用于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由于以下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一)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管理文件:《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陜國稅函〔2009〕106號轉發)

  執行方式:事前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固定資產的功能、預計使用年限短于《實施條例》規定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證明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說明;

  (3)被替代的舊固定資產的功能、使用及處置等情況的說明;

  (4)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擬采用的方法和折舊額的說明;

  (5)實行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入賬憑證(復印件);

  (6)年報時提供實行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折舊情況明細表;

  (7)購進軟件作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的,可享受縮短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為2年,經認定的集成電路企業的生產性設備,最短折舊年限為3年,報送主管部門共同簽發的認定文件、設備入賬憑證和使用說明;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后續管理: 1、建立稅收管理臺賬、加強監督,實施跟蹤管理。2、年度納稅申報時應對企業采取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的使用環境及狀況進行實地核查。對不符合加速折舊規定條件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要求企業停止該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第二部分 事后備案項目

  一、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二條

  政策內容:企業持有國務院財政部門發行的國債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購買國債、利率、利息收入等專項說明);

  (2)國債凈價交易交割單(復印件);

  (3)應收利息(投資收益)科目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征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

  政策內容: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這里所稱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投資合同或協議書(復印件);

  (3)連續持有上市股票12個月以上的證明材料;

  (4)投資收益、應收股利科目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5)被投資企業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董事會決議、公告等利潤分配相關證明材料;

  (6)投資方和被投資方屬于居民企業的證明材料;

  (7)企業《資產負債表》;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三)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第二條第一款規定

  政策內容:對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證監會批準文件(復印件);

  (3)免稅收入明細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四)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政策內容: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投資的證券投資基金分配公告;

  (3)投資的基金交易明細及分配情況明細;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五)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買賣證券取得的差價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第二條第三款規定

  政策內容: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證監會批準成立證券投資基金的文件(復印件);

  (3)免稅收入明細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六)保險保障基金有關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保險保障基金有關稅收政策繼續執行的通知(財稅〔2013〕81號)

  政策內容:對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保險保障基金公司)根據《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取得的下列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境內保險公司依法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依法從撤銷或破產保險公司清算財產中獲得的受償收入和向有關責任方追償所得,以及依法從保險公司風險處置中獲得的財產轉讓所得;捐贈所得;銀行存款利息收入;購買政府債券、中央銀行、中央企業和中央級金融機構發行債券的利息收入;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資金運用取得的收入。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文件(復印件);

  (3)免稅收入明細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七)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行政法規: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稅收政策繼續執行的通知(財稅〔2013〕80號)

  政策內容:(1)對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38號)取得的下列收入,不計入其應征企業所得稅收入:期貨交易所按風險準備金賬戶總額的15%和交易手續費的3%上繳的期貨保障基金收入;期貨公司按代理交易額的千萬分之五至十上繳的期貨保障基金收入;依法向有關責任方追償所得;期貨公司破產清算所得;捐贈所得。

  (2)對期貨保障基金公司取得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購買國債、中央銀行和中央級金融機構發行債券的利息收入,以及證監會和財政部批準的其他資金運用取得的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

  (2)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文件(復印件);

  (3)免稅收入明細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八)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政策規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6號)

  政策內容:對企業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政府債券是指經國務院批準,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政府為發行和償還主體的債券。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利率、利息收入等專項說明);

  (2)地方政府債券凈價交易交割單(復印件);

  (3)應收利息(投資收益)科目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九)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

  政策依據——法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

  政策依據——政策規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99號)

  政策內容:對企業持有2011—2013年發行的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中國鐵路建設債券是指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以鐵道部為發行和償還主體的債券

  執行方式:事后備案

  備案時間:企業在年度申報前備案。

  備案資料:(1)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表樣見附件)(購買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利率、利息收入等專項說明);

  (2)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凈價交易交割單(復印件);

  (3)應收利息(投資收益)科目明細賬或按月匯總表;

  (4)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備案執行單位:縣(區)級主管稅務機關

  政策執行及申報:備案后年度申報執行。

  附件:

  

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
企業名稱
 
納稅人識別號
 
聯系人
 
注冊地址
 
聯系電話
 
報備項目名稱
 
(預計)金額
 
所屬年度
 
報備項目情況說明
(可另附頁)
 
備案資料清單
 
 
聲明:此備案資料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規定填報的,是真實的、合法的、完整的。
 
                                             法人代表(簽章):
                                              月 日
 
 
稅務機關(簽章)
受理日期:        

  填表說明

  一、           本表適用于備案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

  二、           納稅人同時備案多個優惠項目的,應按一事一表的原則,每個優惠政策填寫一套《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備案報告表》。

  三、           “(預計)金額”欄的填寫:

  季度備案企業填寫預計金額,匯算清繳備案企業填寫實際金額:

  備案項目為“免稅收入”的,填寫免稅收入的金額。

  備案項目為“加計扣除”的,填寫加計扣除的金額。如,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為100萬元,按規定可享受加計扣除額50萬元,本欄填寫50萬元。

  備案項目為“減計收入”的,填寫減計部分的金額。

  備案項目為“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填寫實際可抵扣的應納稅所得額。

  備案項目為“稅率式”優惠的,填寫企業按25%稅率與按優惠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的差額。

  備案項目為“抵免應納稅額”的,填寫可實際抵免的應納稅額。

  備案項目為“所得減免”的,填寫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

  四、           “報備項目情況說明”:

  1.企業基本情況介紹,重點對企業要備案的優惠政策涉及的生產經營業務進行說明。

  2.申請備案的優惠政策,在本《規范》“備案資料”中要求企業說明的事項。

  3.享受優惠的依據、范圍、期限、數量、金額等。

  4.說明會計核算水平,能否準確劃分優惠項目與非優惠項目的收入、成本、費用。

  5.涉及分支機構的優惠項目,總機構還應填報分支機構名稱、納稅人識別號、主管稅務機關名稱;分支機構進行備案的,應填報總機構名稱、納稅人識別號、主管稅務機關名稱。

  6.上一年度所得稅優惠享受情況。

  7.本表一式兩份,經稅務機關蓋章后,一份納稅人留存,一份作為備案資料一部分留存稅務機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qzz
回到頂部
折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 av大片在线 |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区一二 | 91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tv | 国产成人精品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伦视频 | 91亚洲国产精品 | 黄a大片|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178页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黄色免费a|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小视频 | 九九色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网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91 |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黄色 | 欧美一区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va国产2019|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乱视频 | 成人av在线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