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先取的長期資產 后取得政府補助 政府補助應該怎樣攤銷 總額法下



你好!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來執行。總額法下,政府補助應當在確認為遞延收益的基礎上,在相關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當期收益。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即總額法和凈額法。
關于政府補助的總額法,它要求企業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一次或分次確認為收益。具體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如果相關長期資產已經投入使用,企業隨后取得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則在總額法下需要在相關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按照直線法或其他系統、合理的方法將遞延收益分期計入當期收益。
具體來說,在總額法下的攤銷流程可以這樣進行:
1. 確認遞延收益:在取得政府補助時,應將其確認為遞延收益,而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 選擇攤銷方法:企業需選擇一個系統且合理的方法來攤銷遞延收益。最常用的方法是直線法,該方法將遞延收益在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平均分配。
3. 計算攤銷金額:每年攤銷的金額等于遞延收益總額除以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例如,如果企業獲得了400萬元的政府補助,相應的資產剩余使用壽命是10年,則每年應攤銷40萬元進入當期損益。
4. 編制會計分錄:在每個會計期間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通常如下:
- 借:遞延收益
- 貸:營業外收入或其他收益(取決于政府補助的性質及企業的業務模式)
5. 調整納稅申報:由于政府補助涉及稅務處理,企業在匯算清繳時應進行相應的納稅調整。如果政府補助被確認為不征稅收入,則其對應的折舊或攤銷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先取的長期資產后取得的政府補助,采用總額法下,企業應在取得補助時將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采用系統、合理的方法分期將其轉入當期損益。這種處理方式不僅確保了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透明度,還符合稅法的相關規定。企業在處理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會計準則和稅法的最新變化,確保會計核算和稅務申報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2024 08/17 10:49

84784968 

2024 08/17 10:59
也就是收到補助之前固定資產已經折舊的就不用追溯調整遞延收益了確認其他收入了是嗎

QQ老師 

2024 08/17 11:05
你好!是的,可以這樣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