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能不能幫我總結一下,中級里面學的資產,有哪入賬價值需要加上含稅公允價的資產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是不含稅價入賬的吧?



是不包括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要是不能抵扣的,就包括這個增值稅在內。
2023 08/29 11:56

84784960 

2023 08/29 13:23
知道了,老師應收融資租賃款的賬面價值是怎么計算的?應收融資租賃款是計算什么的?

玲老師 

2023 08/29 13:30
這有案例可以看一下
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初始計量: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貸:融資租賃資產 (賬面價值)
資產處置損益 (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 (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后續計量,就是在初始計量時確認了應收融資租賃款以后,對每期收回的租賃收款額(租金)進行會計處理。每收回一期租金(本息和),初始計量時確認的“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就減少一部分。
每期收到租賃收款額(租金)時的會計分錄都是一樣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隨著每期租金的收回,出租人在初始計量時確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也逐漸實現,最終租賃期結束時就全部實現了。實現的融資收益就是利息收入,這個利息收入屬于出租人的“租賃收入”。
租賃收入屬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對專門的融資租賃公司而言,租賃收入就是主營業務收入,其他企業的租賃收入就是其他業務收入。
所以,出租人收到的利息收入計入的科目是“租賃收入”,為了便于和企業的其他租賃收入區分開,利息收入計入“租賃收入——利息收入”,增加一個二級科目。
收回租金中,實現融資收益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入——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怎么計算?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一樣的邏輯,一樣的套路。
利息收入=期初的本金*利率。
期初的本金就是每期的租賃投資凈額,利率為租賃內含利率。都是前面學過的內容。
看一道教材例題:
2×19年12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從乙公司租入塑鋼機一臺。租賃合同主要條款如下:
(1)租賃資產:全新塑鋼機。
(2)租賃期開始日:2×20年1月1日。
(3)租賃期:2×20年1月1日—2×25年12月31日,共72個月。
(4)固定租金支付:自2×20年1月1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60 000元。如果甲公司能夠在每年年末的最后一天及時付款,則給予減少租金10 000元的獎勵。
(5)取決于指數或比率的可變租賃付款額:租賃期限內,如遇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調整時,出租人將對租賃利率作出同方向、同幅度的調整。基準利率調整日之前各期和調整日當期租金不變,從下一期租金開始按調整后的租金金額收取。
(6)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該機器在2×19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700000元,賬面價值為600000元。
(7)初始直接費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乙公司發生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傭金10000元。
(8)承租人的購買選擇權:租賃期屆滿時,甲公司享有優惠購買該機器的選擇權,購買價為20 000元,估計該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80000元。
(9)取決于租賃資產績效的可變租賃付款額:2×21年和2×22年兩年,甲公司每年按該機器所生產的產品——塑鋼窗戶的年銷售收入的5%向乙公司支付。
(10)承租人的終止租賃選擇權:甲公司享有終止租賃選擇權。在租賃期間,如果甲公司終止租賃,需支付的款項為剩余租賃期間的固定租金支付金額。
(11)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均為0。
(12)全新塑鋼機的使用壽命為7年。
進行會計計量的思路是:首先確定屬于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然后進行初始計量,最后進行后續計量。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存在優惠的購買選擇權,優惠購買價20000元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80000元,因此明顯可以合理判斷甲公司會行使這項選擇權。
另外,租賃期72個月(6年),占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6/7=86%,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超過了75%)。
以上兩點都可以判斷屬于融資租賃,其實只需要有一點滿足就可以確定是融資租賃了。
第二步,對租賃進行初始計量。
初始計量的分錄是: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貸:融資租賃資產 (賬面價值)
資產處置損益 (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 (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初始計量的分錄并不難理解和記記,上一節詳細講過,就是相當于把資產賣了。公允價值就是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減去處置費用,公允與賬面之間的差額確認資產處置損益。
接下來根據分錄,再去計算每一項的金額,這樣就不會找不到思路了。
1.先計算“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租賃收款額
=固定付款額和實質固定付款額(扣除租賃激勵)
+可變租賃付款額(限指數或比率的變化)
+行使購買選擇權的金額(明顯可判斷會行權)
+行使終止租賃選擇權的金額(明顯可判斷會行權)
+提供的擔保余值(承租人擔保余值和獨立第三人擔保余值)
其中,固定付款額需考慮扣除租賃激勵后的金額=(160000-10000)*6=900000元。
可變租賃付款額在租賃期內變化才考慮,現在租賃開始日不需要考慮,所以可變租賃付款額=0。
明顯可以判斷會行使購買選擇權,金額=20000元。
雖然甲公司享有終止租賃選擇權,但如果終止租賃,甲公司需支付的款項為剩余租賃期間的固定租金支付金額,終止的損失太大,所以明顯可以判斷甲公司不會行使終止租賃選擇權,所以行使終止租賃選擇權的金額=0。
提供的擔保余值=0。
綜上,租賃收款額=900000+20000=920000元。
2. 融資租賃資產對應的金額是租出資產的賬面價值=600000元。
3.資產處置損益=公允-賬面=700000-600000=100000元。
4.初始直接費用為10000元,所以“貸:銀行存款”=10000元。
5.通過分錄借貸相等,倒擠計算出未實現融資收益=150000*6+20000-600000-10000-100000 =210000元。
所以,出租人乙公司的初始計量的分錄為: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920000
貸:融資租賃資產 600000
資產處置損益 100000
銀行存款 10000
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210000
第三步,對租賃進行后續計量。
后續計量就是每期收回租賃收款額(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同時每期確認利息收入(租賃收入——利息收入)。
每期收回租賃收款額的會計分錄很簡單,每期都一樣: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150000
利息收入=期初的本金*利率。
1.計算利率。
根據前面學過的內容,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資產公允價值+初始直接費用。
租賃收款額的現值=(160000-10000)*(P/A,r,6)+20000*(P/F,r,6)。
如果不知道為什么這樣計算現值,我在《零基礎大白話入門》中的貨幣時間價值中詳細講過,請前往查看(點我查看)。
所以,上面的式子就等價于:
(160000-10000)*(P/A,r,6)+20000*(P/F,r,6)+0=700000+10000
計算得,租賃內含利率r=7.82%。這個計算過程是利用查表加插值法,會計中可以不用掌握。
我這里計算租賃內含利率的方法和教材的計算方法不一樣,但邏輯是一樣的。教材上是通過租賃投資凈額來計算的,顯得太復雜,在學習租賃投資凈額時,我說過這就是換瓶子不換藥。
2.計算本金。本金就是出租人的租賃投資凈額,意思就是投入了多少錢。
租賃開始日,租賃投資凈額(本金)=資產的公允價值700000+初始直接費用10000=710000元。
所以,第一期的利息收入=710000*7.82%=55522元。
2×20年12月31日,第一期末收回租金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55522
貸:租賃收入 55522
也就是說,第一期末收回的租金150000元中,有55522元是利息,剩余部分就是收回的本金=150000-55522=94478元。
所以,第二期的期初租賃投資凈額(本金)=710000-94478=615522元。
那么,第二期末收回的租金150000元中,包含的利息收入=615522*7.82%=48134元,剩余部分就是收回的本金=150000-48134=101866元。
所以,第三期的期初租賃投資凈額(本金)=615522-101866=513656元。
第三期、第四期……以此類推。
到最后一期末,租賃應收款全部收回來了,本金=0;未實現的融資費用=0,全部實現為利息收入。
以上就是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