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請敘述審計技術和方法發展的過程,并對各階段進行評述。


審計技術和方法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一、帳表導向審計
(-)、簡介:帳表導向審計應該說是最古老的審計方法了,它主要是在主人—管家型的受托經濟責任的基礎上產生的。那時的審計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對會計賬簿和憑證的詳細檢查。審計目標則是揭露各種錯誤、舞弊和不忠于職守的行為。而后來當財務報表審計開始流行以后,由于審計工作量的加大,審計人員開始采用抽查技術,但審計工作依然是以交易過程為中心進行的。
(=)、缺陷:
1.審計方式繁重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問。
2.技術方法不科學,即使采用限制的抽查技術,可由于對會計系統的不了解,也容易造成遺漏重大有問題項目的事件。
3.審計工作主要圍繞交易展開,不容易發現會計工作中的程序性錯誤。二、系統導向市計
(-)、簡介:隨著資本主義特別是股份制的發展,審訃的受托經濟責任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責任委托人不再限于股東而是擴大到貸款銀行和一般大眾。市計目標則是驗證財務報表是否合法、公允的反應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樣,審計工作便開始圍繞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展開。如果內部控制系統是可以信賴的,那么在實質性測試階段就只需抽取少量樣本,而當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價認為其不可靠時,就要根據內部控制的具體情況擴大審計范圍。
(二)、缺陷:
1.過分強調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審查,容易給管理部門造成誤導,也不能對無規律的業務發揮作用。
⒉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遠遠超出內部控制系統的作用范圍,因此他不能有效的降低審計風險。
三、傳統風險導向審計
隨著信息經濟概念的提出,人們對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針對審計人員的訴訟也越來越多,審計工作儼然成為一份高風險行業。因此強調審計戰略、使用審計風險模型的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應運而生。而在實踐操作中,我覺得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更像是對系統導向審計的一種完善和發展。他不再僅僅強調內部控制系統而是將審計單位置于一個大的經濟環境之中,運用立體觀察的理論來判斷影響因素。
2022 11/29 1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