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這個題中的行為,是指說好的給行政獎勵,還是縣政府不給獎勵?請解釋下這道題唄


你好學員,這個題目的意思是,政府有這樣的獎勵政策,但對于符合條件的王某,縣政府耍賴拒絕獎勵
2022 09/29 13:14

84784949 

2022 09/29 13:15
那就是說政府拒絕獎勵這個行為唄

84784949 

2022 09/29 13:15
那這不是個法律事實行為和損益行為么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4:32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1、行政法律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比如行政處罰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行為不以實現某種特定的法律效果為目的,而以影響或者改變事實狀態為目的實施的行為;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為依法提供資訊或者情報信息的行為,即屬于典型的行政事實行為。
2、行政事實行為表現為一種客觀狀態。
行政事實行為一經做出,即表現為一種客觀存在,行為的后果是實際存在的,不能恢復到行為前的狀態;
這種行為不能象具體行政法律行為那樣被有權機關撤銷或變更,也不存在生效的問題。
3、行政法律行為簡稱行政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相對稱。是指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4:34
本題屬于行政法律行為,這種不依政策執行的行為,是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改變的

84784949 

2022 09/29 14:35
老師請結合這道題講講唄

84784949 

2022 09/29 14:36
他都不依行政決定執行,那不是事實行為么

84784949 

2022 09/29 14:36
該給的獎勵不給,那不就是損益行為么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4:58
依法執行和不依法執行都會造成法律后果,當事人可以進行行政訴訟維護權利,就像本題中,王某可以維權。法律事實行為不造成法律后果,或者是對于該行為形成的既定事實無法改變,比如政府信息公開

84784949 

2022 09/29 15:00
老師請幫我看下這么理解對不對,行政機關做出了一個決定,那么這個是行政法律行為,那么相關部門人員去執行,是法律事實行為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5:03
對政府不利的行為叫損益行政行為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5:04
不給市民獎勵是對政府有力的,所以不是損益行政行為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5:07
那個理解不太準確,你這個是考的什么試?稅務師嗎?看看教材舉例體會

84784949 

2022 09/29 15:12
那個d選項能講下為啥不選么
圖圖*老師 

2022 09/29 15:16
依申請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只有在行政相對人申請的條件下方能作出,沒有相對人的申請,行政主體便不能主動作出行政行為。比如說,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要納稅人主動去申請,政府不能自己主動退。本題中的獎勵是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按項目投資金額的千分之一獎勵,不需要當事人申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