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這道題,已經被我整的亂成一鍋粥,會計分錄確實理不清[捂臉][捂臉]



你好同學:
麻煩同學提供下完整的題目,老師這邊具體看一下~
2022 04/10 13:08

84785025 

2022 04/10 13:56
教材例14-20 甲公司(賣方兼承租人)以貨幣資金40 000 0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買方兼出租人)出售一棟建筑物,款項已收存銀行。交易前該建筑物的賬面原值是
24 000 000元,累計折舊是4 000 000元。與此同時,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合同,取得了該建筑物18年的使用權(全部剩余使用年限為40年),年租金為2 400 000元,于每年年末支付。根據交易的條款和條件,甲公司轉讓建筑物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2017)中關于銷售成立的條件。假設不考慮初始直接費用和各項稅費的影響。該建筑物在銷售當日的公允價值為36 000 000

林夕老師 

2022 04/10 14:10
你好同學:
老師這邊找到這個題目了,同學看看是從哪一步開始不理解的呢,這樣便于老師有針對性的解答。

84785025 

2022 04/10 19:23
老師,這道題我完全不會做,會計分錄根本就理不清。老師可不可以幫我理一下這道題的步驟

林夕老師 

2022 04/10 21:32
你好同學:
對于第一步:將賬面價值*未來能收回資金的現值/建筑物的公允價值;
也就是教材中表述的:
使用權資產=(2400萬-400萬)*(25183980/3600萬)=13991100(元)
25183980是未來能收回資金的現值(利用的是貨幣時間價值計算得到),在上面有計算。【25183980與租賃相關】
第一步是分離出與租賃相關部分,然后根據租賃對應的現值占建筑物公允價值的比例,對賬面價值進行分離。
分為使用權資產和未確認融資費用。
第二步是計算對應在處置建筑物的利得或損失。這里的利得,是先計算出來全部利得,然后還是根據租賃對應的現值占建筑物公允價值的比例,將利得分為兩部分,這兩部分是與使用權資產相關的利得(需要慢慢確認),和與轉讓權利的利得(這個直接可以確認)。
【相當于對賬面價值,與利得都進行分拆,得到四個數據。】
在第三步中,確認是資產處置損益(利得中可以直接確認的),和使用權資產(13991100)
對于剩下的兩個數據,在后續進行處理。
也就是每期支付租金和確認利息,對未確認融資費用確認的財務費用,和利得中慢慢確認的財務費用(也是利息)。
這里表述是比較深一些,這是對于第一問涉及的思路。其實就是對融資部分,與租賃相關部分再拆分的過程。更細的拆分,才能精準的匹配出科目。
同學看看這部分慢慢的理解一下,題目較難,表述的也會偏深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