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計提合同虧損,需要哪一些資料證明實際發生?以及相關的政策依據?



需要的資料
合同文本:明確合同的具體條款,包括合同金額、履約義務、違約責任等,這是判斷合同是否虧損以及虧損程度的基礎。
成本預算與實際成本對比:成本預算資料,包括原材料采購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運輸費用等各項直接成本的預算金額;如原材料采購發票、工資單、費用報銷單等,以準確計算合同的實際成本。
收入確認與結算單據:如銷售發票、工程結算單等,以確定合同收入的實現情況。
市場環境變化的證據:如果合同虧損是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政策調整等外部市場因素導致的
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如與客戶的溝通記錄、會議紀要、郵件往來等
02/26 15:40

劉艷紅老師 

02/26 15:40
《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該準則規定了虧損合同的概念,即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當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若存在標的資產,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計提減值損失,若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無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新收入準則雖然未直接提及虧損合同的會計處理,但在判斷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的初始確認和后續計量時,涉及到對合同現金流量和預期收益的估計,這間接影響了虧損合同的判斷和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在計提與虧損合同相關的資產減值準備時,需要遵循該準則的規定,對可能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

84784988 

02/26 15:42
如果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需要什么資料?

劉艷紅老師 

02/26 15:46
合同,財務資料,內部管理資料,外部證據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