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建[2006]318號
頒布時間:2006-06-20 00:00:00.000 發文單位:財政部 國家環保總局
正保會計網校編輯注:根據“財政部令第62號文件”規定,本文件失效。
附件:
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
(2006~2010年)
一、指導思想
以監測、監察和應急能力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嚴防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污染威脅飲用水源,切實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以削減現役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重金屬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等保障環境安全項目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污染防治。積極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強化污染防治,力求抓出實效,切實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
二、支持重點
“十一五”期間,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以及財政部、環保總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方針政策確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具體內容如下:
(一)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
1、地、縣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按照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要求和填平補齊、一次性配齊的原則,通過專項資金對環保系統地、縣級城市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的補助,使其基本具有國家頒布的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要求的常規監測能力。專項資金僅限于支持地、縣級環境監測站按標準配置的監測設備及儀器,不含自動站、辦公用房建設和辦公設備購置以及業務經費。
2、地級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項目
按照建設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的要求,通過專項資金對地級(直轄市縣級,下同)以上環保系統監察機構能力建設的補助,使其基本具有國家頒布的環境監察機構建設標準要求的環境執法能力。專項資金僅限于支持環境監察機構的“裝備建設”標準中的交通工具、取證設備、通訊工具以及應急設備等配置。
3、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專項資金對113個國家環保重點城市配置國家頒布的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專項配置標準中“應急監測”儀器給予補助,使上述重點城市的環境保護局基本具備標準要求的應急監測能力。
4、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項目
專項資金對環保機構為有效防范重點污染源和敏感區域的主要風險源以及重點流域內化工、石化等企業的污染隱患所配置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裝置給予補助,以此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確保環境安全。
本類項目承擔單位為地、縣級(含)以上環保局直屬的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機構。
(二)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的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污染源位于集中飲用水源地上游;
2、污染源短期難以搬遷或轉移;
3、污染源排放基本達標,但仍存在較大環境風險;
4、計劃或正在對污染源實施污水回用、“零排放”或少排污染物、節水降耗、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等污染防治措施。
專項資金優先支持紡織印染、食品及飲料制造業、醫藥、化工等行業排放致毒、致畸、致突變物質,直接影響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的污染防治項目。
專項資金不支持水源地周邊垃圾填埋場建設、劃定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污染企業搬遷以及單純改變污水排放去向的管道工程、截污排海工程等基本建設項目。
(三)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
1、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技術改造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二氧化硫削減量大且列入《全國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的脫硫項目;列入《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治理規劃》的脫硝項目。
優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項目。
專項資金不支持新建機組脫硫項目、投產20年以上或單機容量10萬千瓦以下的發電機組脫硫項目。
2、區域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在地方政府統一組織和規劃下,以改善區域性環境質量為目標,以解決污染源有效治理為重點,通過發揮政府多種資金的整體效益,帶動社會資金,采取綜合性措施進行環境污染治理的項目。
專項資金不支持城市綠化、環境衛生、城市垃圾處理、城市燃氣、集中供熱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或與污染防治無直接相關的項目。
3、排放重金屬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冶金、電鍍、焦化、印染、石化等行業或企業的污染防治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排放含硫、含銨、含鉻廢水的皮革企業,排放砷、醛、酮、酚、苯及其衍生物、多環芳烴以及高分子合成聚合物的石化、化工企業,以及造成水域鉻、鎘、汞等重金屬污染的冶金、電鍍等行業的污染防治項目。
專項資金不支持僅以擴大產品生產能力為目的的技改項目。
4、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區域性大氣污染治理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單臺爐容量大于12500KVA的電石、鐵合金大氣污染治理項目;炭化室4.3米(含)以上、年生產能力60萬噸以上的焦炭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黃磷生產尾氣變壓吸附污染治理及綜合利用、黃磷尾氣制甲酰胺項目;磷酸或電解鋁含氟廢氣治理項目;硫酸生產酸洗凈化改造和尾氣治理項目;有色金屬冶煉煙氣二氧化硫治理、凈化項目。
5、重大輻射安全隱患處置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放射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防護條例》(國務院第449號令)實施前已經終止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進行廢舊放射源和放射性廢物安全處置項目;支持伴生放射源礦開發利用過程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安全處置項目。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
1、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在全國重點城市及流域基本農田保護區、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保障密切相關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如“菜籃子”基地等)、全國重點污灌區、固體廢物堆放區、礦山區、油田區、典型工礦企業廢棄地等,針對不同土壤污染類型(重金屬、農藥殘留、有機污染、復合污染等),采取生物(生態)修復、植物治理、提氣通風、施加抑制劑、客土、淋洗清洗等工程措施開展的土壤污染綜合治理示范項目。
2、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遵循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和綜合利用優先的原則,以固液分離、綜合治理、糞污處理利用等工程措施為主,提高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污水排放達標率和糞便資源化率,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的污染防治示范項目。
(五)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
專項資金支持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和《國家先進污染治理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名錄》中的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
(六)其他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方針政策,財政部、環保總局確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如與推進排污權有償取得及交易相關的項目等)。
三、支持方式
專項資金采取撥款補助和貸款貼息兩種支持方式。
撥款補助主要支持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城鄉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目前無責任主體的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
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技術改造項目采用貸款貼息方式,其他項目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可選擇貸款貼息或撥款補助支持方式,優先支持貸款貼息項目。
貸款貼息項目一般不超過三年,貸款貼息范圍為項目實施期內實際支付的貸款利息。貼息方式為全部貼息或部分貼息。貼息時限為上年6月21日至本年6月20日。
四、項目要求
(一)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以外的其它項目須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有利于減少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2、項目前期工作基礎好,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投資結構合理,資金來源多元化,并已基本落實;已實施或已具備實施的條件。
3、按國家規定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已編制完成并依法經有關部門批復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4、項目實施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
5、項目承擔單位(如是排污單位)近三年無違反環保法律法規行為和惡意偷排行為,能夠按照規定及時足額繳納排污費。
6、項目責任主體為企業的,項目承擔單位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責任主體已滅失或以政府為主體組織實施的,項目承擔單位為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的項目承擔單位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或環保科研機構。
7、同一項目承擔單位同一年不得同時申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項目。
(二)專項資金不支持以下項目:
1、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政策、技術政策的落后生產工藝、產品、技術的項目;
2、屬于新建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項目),或者屬于“三同時”配套應建而長期未建的項目。
3、同時申請貸款貼息和撥款補助兩種支持方式的項目;申請貸款貼息但貸款用途與治污無關的項目;已經完成竣工驗收手續而申請撥款補助的項目。
4、沒有其他資金來源的項目。
5、其它財政專項資金、國債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已經支持或計劃支持的項目。
6、多個獨立法人單位或項目承擔單位治理工程的匯總、打捆項目。
7、財政部和環保總局確定的其他不支持項目。
五、項目申報材料要求
(一)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
項目申報材料包括每個項目的《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基本信息表》(附表3)、資金申請報告及附件。
1、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基本信息表》由項目承擔單位填寫并加蓋公章,需要同級財政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蓋章。
2、資金申請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對于申請環境監測、監察標準化能力建設項目的,應介紹本地區基本概況、環保機構基本情況、目前環境監測和監察基本能力現狀、與國家建設標準和需求之間的差距,以及申請理由、使用方向和詳細的經費預算(如購置設備的具體名稱、型號和單價)。設備配置方案應按照建設標準并結合本地實際需求進行編制。本省有相應省級建設標準的,也可將本省建設標準作為附件參考。對于項目單位曾經獲得中央資金支持的環境監測和監察能力建設項目,需做單獨說明。
對于申請環保重點城市環境應急監測和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項目的,應介紹本城市產業基本情況、重大環境污染風險源類別、數量、分布和主要污染物;現有應急監測儀器及自動監測裝備詳細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情況及主要內容;申請理由、資金使用方向和詳細的經費預算。
3、附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地級、縣級環保監測站、監察機構人員編制、機構設置等批復件;本省特別規定的儀器設備配置標準等;本省或地區加強環境監測、監察能力建設的規劃、要求、實施方案、決定等文件;其它資金來源落實的證明材料。
(二)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和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
項目申報材料包括項目基本材料和必要的輔助材料。
1、項目基本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基本信息表》(附表 2)或《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銀行貸款財政貼息項目申報表》(附表4)。由項目承擔單位負責填寫,并加蓋公章。《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基本信息表》中涉及的有關部門意見必須由該部門負責人簽署意見并加蓋部門公章后方可生效。
(2)項目單位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由項目承擔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專指項目承擔單位的污染防治項目,不能用產品技術改造或生產項目的環境保護篇章代替;申報項目中的建設內容必須與可研報告內容一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按規定需要報經有關部門批復的,應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復印件。
無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項目不予受理,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時間超過5年的項目應重新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4)如按規定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書)批復文件復印件。
(5)申請貸款貼息項目的材料要求。必須提供經辦銀行出具的專項貸款合同、利息結算清單以及由貸款銀行審核后蓋章的《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銀行貸款財政貼息項目申報表》(附表4)。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內發生了相關利息。貸款僅限于污染防治項目的建設資金貸款,不支持流動資金貸款和與污染防治項目無關的貸款。
(6)申請撥款補助項目的資金落實證明材料。地方財政承諾給予財政資金(包括排污費資金)支持的,需附財政部門資金承諾函或預算安排文件;已獲銀行貸款的,需附銀行貸款合同及申請銀行貸款文件;企業自籌的,需附加蓋項目承擔單位公章的資金自籌證明。任何無公章的資金證明將視為無效證明。
2、其他必要的輔助材料。項目承擔單位也可附加有助于說明項目情況的其他補充材料:如經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上年度財務會計報表或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復的事業單位上年度決算報表;列入國家或地方計劃的有關文件、環保證明、獎勵證明、產品照片、清潔生產審計報告、銀行信用證明、項目或技術評估意見、初步設計材料等。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
項目申報材料除不需要提交環境影響評價材料之外,其余參照“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和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的要求。
(四)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
1、項目申報材料需滿足“集中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和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的材料申報要求。
2、項目申報材料應介紹項目的技術基礎,包括技術成果來源及知識產權情況;本技術領域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該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對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作用和推廣前景;已完成的研究開發工作及中試情況和鑒定情況;技術成果的技術或工藝特點、技術經濟指標、成熟程度及適用條件;項目詳細經費預算、來源及落實情況。
3、附件可以提供證明技術先進、具有良好推廣應用效果的相關文件(如技術報告、查新報告、鑒定證書、檢測報告、用戶使用報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專利證書、技術轉讓合同、知識產權歸屬和授權使用的證明文件等材料復印件)。
六、申報程序和要求
(一)項目承擔單位為中央直屬的,在經項目所在地省級財政、環保部門同意并簽署意見后,通過其主管部門(總公司、集團公司)向財政部和環保總局申報。
(二)項目承擔單位為非中央直屬的,由項目所在地的省級財政、環保部門向財政部和環保總局申報。
(三)中央主管部門(總公司、集團公司),各省級財政、環保部門向財政部、環保總局申報的材料分正文和附件兩部分。正文為申請專項資金的正式文件及《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匯總表》(附表1);附件為每個項目的申報材料,各項目申報材料需與匯總表順序相對應。
(四)所有申報材料按A4紙張尺寸印制,同時提交紙質和電子版(僅對表格要求)兩種形式,一式三份,一份報送財政部、二份報送環保總局。各申報單位應將申報材料按規定時間一次報送齊全,之后不應追加或修改,逾期將不再受理任何申報材料。
(五)中央主管部門(總公司、集團公司),各省級財政、環保部門應對申報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嚴格審查和篩選,擇優上報,并對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負責,若發現弄虛作假的,將取消該項目申報單位以后年度申請專項資金的資格。
(六)中央主管部門(總公司、集團公司),各省級財政、環保部門應嚴格按照年度通知所規定的項目個數、申報時間等有關要求申報項目。對超過規定的項目數和逾期申報的,將視同無效申報,不予審查和安排。
七、其他注意事項
(一)每個項目申報材料裝訂順序為《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基本信息表》(附表2)、《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項目基本信息表》(附表3)、《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銀行貸款財政貼息項目申請表》(附表4)、項目基本材料、其他必要的輔助材料。每個項目申報材料要求裝訂整齊、結實耐用。材料裝訂成冊后應在書脊上標明項目名稱。
(二)表內各項要求全部填寫,不得留有空白,若沒有該項內容,則填“無”。《申報項目基本信息表》中“申請支持方式和金額”一欄撥款補助、貸款貼息二者選一,不得同時申請。基本信息表、數據盤、匯總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相關內容必須統一,項目名稱、項目承擔單位名稱、項目總投資、申請資金等內容應一致,有關技術、工藝、規模等內容應相互吻合,并能反映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
附表1:
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匯總表
申報單位:(公章) 單位:萬元
項目類型 |
序號 |
項目名稱 |
承擔單位 |
項目主要內容 |
項目總投資 |
自籌資金 |
銀行貸款 |
地方財政預算安排 |
地方排污費安排 |
申請中央環保專項資金 |
支持方式 |
備注 |
總計 |
|
|
|
|
|
|
|
|
|
|
|
|
一、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
合計 |
|
|
|
|
|
|
|
|
|
|
|
(一)地、縣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級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環保重點城市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集中水源地污染防治 |
合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區域環境安全保障項目 |
合計 |
|
|
|
|
|
|
|
|
|
|
|
(一)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技術改選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區域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排放重金屬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防治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區域性大氣污染治理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重大輻射安全隱患處置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農村小康環保行動項目 |
合計 |
|
|
|
|
|
|
|
|
|
|
|
(一)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項目 |
小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項目 |
合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其他 |
合計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申報單位”指中央主管部門(總公司、集團公司),省級財政和環保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