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州市審計局強力推進審計信息化年活動
為全面推進審計信息化工作,切實提高計算機審計及管理能力,隨州市審計局確定今年為“審計信息化年”,于近日出臺八項措施,全力推動該項活動深入開展。
一、強力推行OA、AO系統應用。該局要求全市審計機構全面推廣應用AO、OA系統。對一季度全面應用OA系統的縣(市、區)局,經申報可設為全市OA應用推廣試點,并力爭到四季度各縣(市、區)局全面使用OA系統;對市局機關要求所有審計業務人員、所有審計項目全部運用AO進行審計。加強項目審計中AO與OA的應用,做到每個項目利用AO組織實施,每個AO應用項目與OA進行交互。分管局領導能在OA中遠程查看項目實施進度,了解項目實施內容,審計組長定期組織上傳項目現場包,使審計項目過程對每個組員、各個領導公開透明。
二、穩步推進聯網審計,由運用AO向運用AO及聯網審計系統相結合轉變。認真落實審計署金審二期規劃對聯網審計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穩步推進聯網審計工作。盡快實現與財政預算、國庫集中支付中心、會計核算中心的連接,推行聯網審計;對聯網條件暫不成熟的單位,運用聯網審計分析平臺,采用“審而不聯”的方式,采集數據開展審計分析;積極探索聯網審計新路子,加強與財政、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具備聯網條件的部門溝通協調,出臺聯網管理辦法,構建全市審計動態監測系統,更好地發揮財政審計的龍頭作用和審計的“免疫系統”動能。
三、推進審計數據庫建設,由基礎設施建設向業務應用轉變。根據“審中建、建中審”原則,在年度審計項目中選擇合適的對象,如預算編制、部門預算、地稅、社保、住房公積金、企業工商登記等,獲取其電子數據(非聯網),按審計數據規劃構建專業審計數據庫。各縣(市、區)審計局,市局各科室在今年的審計項目中,采集部分基本業務數據,為下一階段數據庫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四、啟動審計實務方法體系建設,由審計專家經驗總結向審計方法體系提煉轉變。積極推進計算機審計經驗從“三小”經驗向整體方法體系轉變。要求全市審計機構按照審計署和省廳相關要求,認真撰寫計算機審計方法,各縣(市、區)審計局上報2個以上方法體系,市局各業務科室上報1個以上方法體系,并落實各項目編寫責任人。同時,積極開展計算機專家經驗、AO應用實例和信息系統審計案例征集評比和推廣活動。要求各縣(市、區)審計局至少完成5個AO應用實例和4個計算機專家經驗,市局完成2個AO應用實例和2個計算機專家經驗,同時明確申報時限。
五、加強網站建設,著力提高應用水平。要求各縣(市、區)審計局建設本單位門戶網站,整合審計機關內部資源和應用系統,充實網站內容,提高網站利用水平,為審計人員提供更貼近工作實際的信息資源;利用網站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有效發揮對門戶網站外宣傳的窗口和“橋梁”作用。
六、用好審計視頻會商系統。積極爭取省廳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和支持,全面開通縣、市、區視頻會商系統,制定相關制度,確定系統管理員,積極調試、組織收聽收視有關會議,開展業務培訓,實施審計會商,提高審計機關信息化水平。
七、深入抓好計算機培訓工作。針對計算機審計技術難點,組織舉辦數據庫應用、軟件數據接口及數據采集轉換技術應用培訓; 針對各級審計機關計算機網絡運行管理及維護的薄弱環節,組織舉辦網絡管理員培訓; 針對部署和推廣電子政務系統應用的要求,組織舉辦電子政務系統應用培訓; 積極組織選送審計業務骨干參加審計署計算機中級水平培訓; 認真組織人員參加審計署AO認證考試工作,力爭考試總通過率不低于90%。
八、健全完善制度,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計算機管理及安全保密相關制度和責任體系,實行計算機審計工作考核,層層落實相關目標責任。規范《審計管理系統》公文流轉系統應用和管理,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完善作業流程,優化系統運行;加強公文和審計業務電子檔案歸檔工作,完善電子檔案資料庫,實現審計資源共享和利用。加大信息化工作在綜合量化考核中的比重;實行審計信息化工作通報制度,對全市審計信息化工作開展情況、信息化建設的重大事項和OA系統的運行和應用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通報。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