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內審培訓工作成效凸現
重慶市審計局于2007年9月在全國率先成立內部審計管理處,負責指導監督全市內部審計業務工作。成立之初,首先制定了《重慶市內審人員培訓管理辦法》,從提高內審隊伍素質入手,通過不斷創新培訓方法,開展多類型教育培訓,不斷滿足內審人員需求,引領內審工作健康發展。內審人員求知欲望強烈,積極參加上崗培訓和后續教育,反映了我市內審工作正蓬勃發展。近三年來,重慶市內審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中國審計報》以“重慶市內審指導監督工作顯成效”為題進行了報道,《中國內部審計》雜志以《重慶審計機關實踐指導監督內部審計之路》連續多層次報道了我市內審工作做法。
一是舉辦市級內審機構負責人研討班,不斷提升我市的內審工作管理水平。以往只注重一般內審人員的后續教育,在內審工作座談會上,不少內審機構負責人提出了培訓學習的需求。審計局和內審協會提出高端培訓計劃,采取聘請內審知名專家、學者和具有豐富審計實踐經驗的處長授課方式,通過連續兩年研討培訓,內審機構負責人普遍反映更新了觀念、理清了思路、交流了經驗、明確了任務,增強了使命感。
二是抓好內審人員資格培訓,把好入口關。重慶是實施內審人員持證上崗最早的省市之一。多年來,內審協會每年定期組織內審人員上崗資格培訓,聘請大學教授講授內部審計概論、內部審計技術與方法等基礎知識,邀請審計機關及內審機構業務骨干講解相關法規、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企業審計、基本建設審計及計算機審計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頒發資格證書。學員們積極與教員探討交流,學習氛圍濃厚,受到學員的好評。目前全市已有7000余人取得內審人員崗位資格證書。
三是以審計案例為主搞好后續教育,促進內審人員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在踐行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重慶市了解內審學員普遍希望加強實務教學的需求,摒棄了以往培訓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做法,明確了“以實務為主要內容、以專業人員為授課主體”的指導思想,從2009年開始,后續教育改以案例培訓為主。在審計機關和內審機構中遴選了一批業務骨干和專業人士,從他們豐富的審計實踐中提煉出一批典型案例建立了“案例庫”,內容涵蓋“財務收支”、“專項審計”、“建設工程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及風險評估”、“效益審計”等,每一個案例都是審計人員親身所為,凝聚著他們的專業經驗和智慧,特點突出,可操作性強。學員普遍反映,通過審計案例的直觀感受,能把握審計方法和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三年來累計培訓達3000余人次。
四是與國際接軌,抓好高端人才培養。重慶市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引導,內審人員報考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人數從最初20多人,發展到累計1600人次報考。目前重慶市已有228人取得了資格證書,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取得資格人數的不斷增加,近年來,重慶市開始組織CIA人員后續教育培訓。安排高等院校教授、上市公司高管和高級審計師授課,學習現代內部審計理念,公司治理和內審發展趨勢等,不斷更新知識,充分發揮骨干人才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打造一支優秀隊伍,提升內審工作水平。
五是大力推廣地區性行業性培訓,擴大培訓覆蓋面。重慶市根據地區和行業特點和需求,積極利用資源優勢,提供師資力量,組織教材,廣泛推行行業性和地區性的內審培訓,并建立重慶市內審人員后續教育備案制度,納入內審人員崗位資格證年檢考核。近幾年公安、教育、交通、國土、地稅、衛生、銀行、國企等系統及部分區縣在市審計局和市內審協會協調下,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培訓,得到領導的肯定和內審人員的好評,不但解決了自身培訓能力不足問題,也有效地擴大了培訓的覆蓋面。
下一篇: 重慶綦江縣審計局貫徹審計業務管理規定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