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審計局組織學習財政審計轉型長篇紀實報道
《中國審計》雜志第十五期專題報道了湖北審計系統財政審計轉型之路。此文刊出后,在基層審計機關引起強烈反響。漢川市審計局在貫徹全省審計工作座談會的同時,組織全體干部認真學習了這一報道。大家一致表示,《中國審計》的長篇報道,符合湖北財政審計發展實際,湖北財政審計轉型之路凝聚了全省審計人員的智慧,對推動全省財政審計工作深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湖北財政審計轉型對基層審計工作產生深遠影響。近幾年來,隨著統籌審計工作新機制的推行,其對基層審計工作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一是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使基層審計機關的地位隨之提高。通過統籌審計,審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強,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審計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持續上升。二是強化審計專業培訓,使基層審計技術手段不斷提高。近幾年來,省廳舉辦計算機中級培訓等審計業務培訓班,為基層培訓了大量審計專業人員,提高了基層審計技術手段。三是經過“實彈演練”,使基層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參加全省大型項目聯合審計的基層審計人員,等于是進行了一次外出交流學習,在查賬、分析、計算機應用和審計組織管理等方面能力大大提升,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四是形成“以審促審”,使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省廳充分利用現場審計之際,加強與地方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地方黨委、政府對基層審計工作的支持,使基層審計工作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五是通過審計工作綜合量化考核,使基層審計機關提高綜合效能。為了在年終的審計工作綜合量化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各基層審計機關爭先創優,從而帶動全省基層審計機關綜合效能的提高。
二、對基層審計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一是指明了財政審計的終極目標是捍衛經濟安全。按照“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湖北省審計廳將“維護經濟安全,進而推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作為財政審計工作的終極目標,所有財政資金審計項目必須達成這一目標,揭示和防范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彰顯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二是明確了財政審計的內容是所有財政性資金。把財政審計放在國民經濟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將財政審計中發現的微觀問題上升到宏觀層面進行研究,使得湖北財政審計的視野廣闊了,審計分析透徹了,整改力度加大了,成果利用率提高了,建設性作為更加突出了。三是探索出了財政審計的新機制是全省“統籌”。全省“統籌”,即統籌審計工作機制,旨在統籌整合省、市、縣三級審計資源,打破專業、層級和地域界限,實現由“各自為戰”向“多位一體、協同作戰、發揮整體效能”的轉變。新機制要求大力推行“兩個結合”的審計方式。第一種是審計項目內容、目標和成果共享的縱向結合,第二種是賦予“上審下”、“交叉審”與“同級審”等相結合的傳統方式以新意。四是指出了財政審計的新熱點是解剖專項資金。近年來,中因對地方轉移支付的力度越來越大,重點剖析轉移支付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況,從而摸清現狀,揭示問題,提出建議,進進政策、制度、機制的完善和體制改革,防范財政轉移資金出現風險,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五是取得了財政審計的新效率是實現全省審計機關的共贏。應對財稅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形勢,湖北審計機關探索推廣了信息化條件下大型項目審計組織管理方式,探索總結了以“在線審計”為特征的夷陵區預算執行聯網審計,組織研發了“湖北省動態審計監測系統”,建立了全省財政資金審計分析一體化平臺,推進財政審計工作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審計結果的共享大大提升了審計效能,“統籌”財政審計的工作實踐也為湖北培養了大批業務骨干。
三、基層審計機關進一步融入全省“統籌”的新機制必須樹立五種意識。一要樹立財政審計大格局意識,拓寬財政審計視野。財政審計大格局是審計機關以全部財政資金為內容,以財政管理審計為核心,以政府預算為紐帶,統籌審計資源,有效整合審計計劃,有機結合不同審計類型,從宏觀性、建設性、整體性層次整合審計信息的財政審計工作體系。通過財政審計大格局,實現財政審計從單純的財政財務收支向宏觀管理審計轉變,從關注一般預算資金向關注全部財政性資金轉變,從以真實合法性審計為主向真實合法性審計與績效審計并重轉變,達到維護經濟安全的目的。二要樹立全局一盤棋意識,統籌整合審計資源。一是整合人力資源。在財政審計時,審計人員不分股室,統一調度,既分工負責,又相互配合,整體聯動,發揮團隊優勢,實現人力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以緩解基層審計機關人少事多、對口專業審計力量嚴重不足等問題,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二是整合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審計項目資料庫、審計疑點庫等信息資源,實現信息互通,成果共享。三是整合技術資源。重視審前調查,編寫符合單位實際、操作性強的審計方案,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四是整合項目資源。實現一審多果,在計劃安排上,突出“統籌”特點,將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和鄉鎮財政決算審計等有機結合起來,力爭一次進點審計,達到多項審計成果的目的。三要樹立創新意識,靈活運用審計方式方法。落實好審計項目限時辦結制度,改進審計方法,堅持從審前調查入手、找準審計工作重點,從賬戶入手、把握資金規模和流向,從內控制度分析測試入手、找準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計算機審計入手、快速發現疑點,提高審計效能;推進財政聯網審計,進一步探索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切實提高財政審計現代化水平;推行審計結果公告,擴大公告的范圍和領域,實現審計監督與社會監督的有機結合;加大對涉及民生方面的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資金的延伸審計力度,及時摸清情況,揭示問題,為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發揮積極作用,保障專項資金的規范使用和效益性;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做到資金邊運行、審計邊進行,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中的作用。四要樹立宏觀大局意識,深度開發運用審計成果。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從全局的角度統籌把握和安排財政審計的目標、任務,找準大財政審計工作切入點,將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融入審計工作計劃,積極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審計職能作用。同時,加強審計綜合分析,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揭示和防范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為黨委、政府經濟決策當參謀,把審計結果轉化為黨政宏觀決策,推動審計成果的利用。五要樹立品牌意識,提升預算執行審計的整體效能。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報告和工作報告是財政審計的最終成果,也是大財政審計成果的有效載體。要樹立“兩個報告”的品牌意識,綜合反映財政審計過程中存在的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提出可操作的建設性意見,不斷提升“兩個報告”的影響力,提升預算執行審計的整體效能。
上一篇: 湖北省審計廳部署全省救災款物審計工作
下一篇: 大冶市重視招商引資項目審計成果運用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