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縣實現惠民經費社會化發放
為保障重點民政對象的補助經費不折不扣的落到實處,新源縣率先改革民政經費發放渠道,采取民政審批、財政撥款、銀行發放、一戶一折的方式,成功地將全縣7種類型的重點民政對象的補助經費全部實行了社會化發放,既推進了民政對象補助資金的規范化管理,又方便了群眾,受到了民政對象的普遍好評。
一、改變發放方式,推行政務公開,實行民政經費發放社會化。
新源縣下轄11個鄉(鎮),77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30萬人。縣域總面積1萬平方公里。全縣享受補貼的重點民政對象眾多。其中“三屬”4人、傷殘軍人28人、在鄉老復員軍人350人、帶病退伍軍人26人、義務兵家屬120人、城鄉低保對象11352人、農村五保戶731人。每年各類補助經費數額巨大。2008年度上級下達七項民政經費1411萬元,縣財政貼補9萬元。
過去,各類民政經費發放都是按鄉、鎮業務量大小、民政對象人數分解資金指標到各鄉、鎮,下達資金時沒有明細完備的臺帳。資金下達后,各鄉鎮民政辦公室造冊發放。在發放過程中,民政專項經費被截留、挪用、擠占、冒領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為從根本上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新源縣財政局與縣民政部門先后組織有關科室干部多次到各鄉鎮調研,廣泛征求基層單位和民政對象意見,從2004年開始,首先對城鎮低保戶進行了社會化發放,由享受補助對象親自持“銀行卡”憑身份證到銀行領取。在此基礎上,又先后將義務兵家屬優待、農村五保供養、農村低保金、撫恤金、定補金、優待金等6項民政經費列入了社會化發放。
二、規范運作,動態管理,確保民政補助經費專項專用。
1、摸清底數,建好臺帳。組織業務干部分組深入全縣各鄉鎮,定期不定期對有關民政對象進行逐一登門入戶調查、走訪、核實。調查中,堅持“一聽、二看、三查、四評”的工作方法,同時嚴明工作紀律,層層簽定責任狀,確保做到一個不漏、一個不錯。在此基礎上,摸清各類民政對象底數,建立完備、真實、詳細、底數清楚的分類管理的動態管理臺帳,做到有帳有冊,盡量確保該享受的對象一個不少,不該享受的一個不多。
2、實行民評、村議、鄉鎮公示,促進“三公開”。 在實行民政經費社會化發放過程中,新源縣對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危房新建、改造等民政補助對象實行民評、村議、鄉鎮公示,促進公平、公正、公開。
嚴格執行城鄉低保政策,履行審批程序,實行居委會(村)、鄉鎮、縣民政局“三級核查”和居委會(村)、鄉鎮“兩級公示”的辦法,堅持“三公開一監督”,即保障對象公開、家庭收入公開、補助經費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在調查核實的同時,新源縣對有關民政補助對象還強化了公開公示制度。各村(居)、鄉鎮都設立了公示欄,張榜公布有關民政補助對象名單,并設立了舉報箱,公布了舉報電話,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3、構建民政經費發放的“綠色通道”。
選擇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作為代發機構,從而為各類民政補助對象建立了從民政到財政再到銀行的“綠色通道”。
下一篇: 鄂爾多斯今年投資近25億完成多項醫改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