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它貫穿于會計工作的所有領域和整個過程,體現了社會要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于人際關系的調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與亞為評價標準,并以社會評價(榮譽)和個人評價(良心)為主要制約手段,則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即精神上的動力要來起作用的非強制性規范。其主要構成要素有:(1)會計職業理想, 員的擇業目標,或維持生計,或發展個性,或承擔社會義務,或兼而有之。它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2)會計工作態度。會計工作的職業特征要求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時,既認真負債,精益求精,又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這是會計人員履行職責義務的基礎。(3)會計職業責任,即會計人員擔任某項職務或從事某項工作后就應承擔(或被賦予)的相應義務。職責與職權相互關聯。會計職責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主要標準。(4)會計職業技能,包括完成會計工作所必要的知識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它是會計人員圓滿完成會計工作的技術條件。(5)會計工作紀律。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誠實、廉潔)與超然性既是維護和貫徹會計職業道德的保證,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一種標準。(6)會計工作作風。它是會計人員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力量,是職業道德在會計工作中連續貫徹的體現。在工作中嚴謹仔細,一絲不茍,勤儉理財,嚴格按會計規范辦事,自覺抵制非首先因素的侵襲等等,均是良好的會計工作作風。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范疇,現代會計職業首先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1)以會計職業責任和義務為核心,重在社會對個人的“防范”,理論對欲望的“束縛”的他律階段。(2)以會計職業良心為核心,會計工作職責轉變為會計人員內心首先感與首先行為準則的自律;(3)職業良心在職業目標的統帥下融為一體,職業道德的他律性與自律性高度統一,外在導向的價值目標定會計職業首先守則,加強會計職業首先教育,能主會計人員增進會計職業修養三位一體,是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首先風尚和改善會計職業,并卓有效地保證其他會計規范順利貫徹實施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