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2 09:15 來源:陳磊 來珠
摘要:縱觀目前金融危機所橫掃的地區,無論是美國雷曼兄弟的破產還是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相繼遭遇危機,盡管其原因有很多,但共同的是它們的風險管理都出了漏洞。金融危機警示著我國農村信用社,要發展,就必須建立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強化經營理念,這樣才能走出一條規范、穩健、持續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中國農村信用社 金融危機 “三農”問題 信用風險 發展
1 金融危機下中國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波及我國經濟實體。受宏觀經濟影響,大部分沿海企業都主動縮小生產規模,有的甚至關停。金融是與經濟最為密切的行業,宏觀和微觀經濟的變化及各級政府為經濟“保增長”紛紛出臺各項經濟金融措施都影響到銀行的業務經營,需要結合實際主動應對。本身“體弱”的農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觀云卷云舒。新形勢下,立足縣域經濟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的農村信用社如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如何趨利避害,創新發展,提高自身發展承載能力,需要我們迫切的思考和在實踐中探索。在金融危機條件下,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形勢以及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業務經營方面
1.1.1 “三農”大環境不容樂觀 沿海部分中小企業倒閉或裁員,出現壓縮人力成本的跡象,成批量的農民工被迫返鄉,而農村經濟畢竟尚欠火候,就業容納能力有限,將失去或減少務工性工資收入;傳統的種養業規模化程度低,糧食等農副產品價格呈低迷徘徊趨勢,化肥等農業生產成本又在增長,由此將進一步降低農業比較效益和農民務農收入;農業產業化鏈條脫節,產前、中、后的加工、服務、銷售等渠道不暢通,粗放型農業仍占絕對主體地位;市場物價的上漲,農民的生活消費支出將增大,農民的增收空間將更加狹窄。在大環境下,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農信社的業務經營及風險防控勢必受到影響。
1.1.2 小額農貸的發展空間受限 長期以來,小額農貸以其操作簡便、額度小、風險小而分散等特點,深受農戶歡迎,成為農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連續增加支農投入高基數上,加之當前不景氣的市場新形勢,市場有效需求主體趨于飽和,其利率也遠遠高于行業內其他貸款,成本較高,加之民間借貸盛行等因素,導致深度推廣較困難,繼續加大“三農”投放難度加大,小額農貸的市場需求遭到“瓶頸”效應,形成擠壓。
1.1.3 農村信貸市場供需不對稱 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戶信貸需求特征發生了較大變化,規模化種養、“公司+基地+農戶”聯合組織、專業合作社組建、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利用、鏈條化生產和消費類的新興產業的貸款需求逐步增長,小額農貸在量上不能滿足其需求,農業專合組織、“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等新興組織的發展又不成氣候,處于前期探索階段,結構失衡、市場前景、經營效益等彼此問題目前尚不能定論,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擔保不足和需求大額化、風險不確定等,易形成貸款需求方的“貸款難”與農信社的“惜貸、懼貸”現象,造成借貸雙方的較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場競爭白熱化升溫 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縱深化推進,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及其小額農貸產品的推出,農業銀行重返基層農村市場及其“惠農卡”的面市,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的“雨后春筍”般興起,加之金融危機的催化,農信社“一農支三農”的格局已被打破,農村金融市場群雄逐鹿,市場競爭“白熱化”。同時,受貸款資金使用限于市內的監管政策影響,農信社內部競爭相互滲透交織,客戶資源尤其是優質客戶已十分稀缺。市場份額的差異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風暴愈演愈烈,“競合”時代全面來臨。
1.1.5 深化改革面臨阻力增加 當前農信社深化改革正處在關鍵階段,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給農信社的改革帶來的沖擊不可說不大,對農信社實現穩定發展已構成很大的威脅,在信用社各項經營都面臨很大考驗的情況下,要進一步推動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資擴股,進一步壯大信用社實力,進而組建農村信用合作銀行,向現代銀行邁進,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風險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環境趨于惡化。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失業人數增加帶來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鄉農民工、失業人員無業可就,無事可干,少數人因生活無著而實施盜竊、搶劫、詐騙等鋌而走險,這些都對金融資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構成了威脅,對安防設施簡陋、位置偏遠的信用社挑戰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貸資金風險性增大。農民務工收入的減少,部分中小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的銷售價格停滯甚至下降,經營成本上升,盈利空間受擠壓,甚至出現虧損,還款資金來源難以保障,市場風險、信用風險、道德風險等系列的風險可能疊加并轉移到農信社,案件“雙降”及貸款收回不容樂觀,大要案可能重新抬頭,不良資產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額農貸萎縮,縣域優質中小企業短缺,加之近些年縣域房地產業的旺盛融資需求,信用社有相當一部分資產投資在房地產行業。而當前房地產行業不甚景氣,導致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農信社試圖通過業務規則的調整刺激房地產需求,旨在將不良資產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壞賬;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如何有效控制信貸風險的問題。
2 金融危機下中國農村信用社的應對策略建議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像海嘯一樣席卷全球金融市場, 2008年9月擁有158年歷史的美國雷曼兄弟公司轟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兩大政府支持的房貸巨頭被接管,美林證券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隨后,又傳出花旗銀行申請破產保護。這一系列事件預示金融危機已愈演愈烈,且已沖擊到各國的金融業及實體經濟。無論是雷曼兄弟的破產還是美國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相繼遭遇危機,盡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它們的風險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國金融危機警示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信用社:建立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必須強化經營理念,走出一條規范、穩健、持續的發展之路。這需要在強化農信社風險防范,強化農信社科學創新,強化農信社有序競爭這幾個方面下功夫。
參考文獻:
[1]范靜.農村合作金融產權制度創新研究——以農村信用社為例[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顧祥林,孟建斌.中國農村信用社模式之選擇[N].金融與經濟.1991年第10期P7-8.
[3]趙越.加入WTO后中國農村信用社的積極對策[N].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經濟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張杰.中國農村金融制度調整的績效:金融需求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機對農村信用社經營的影響與對策.河北金融網[DB/OL].http://www.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6]論農村信用社經營現狀、風險及對策.信用中國網[DB/OL].http://www.ccn86.com/news/topic/20061109/20325.shtml.
[7]當前農村信用社現狀及對策思考.范文大全網[DB/OL].http://www.fwdqw.com/Article/ws/200701/96614.html
[8]中國農村信用社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報告.報告直通車[DB/OL].http://www.reportbus.com/Article/JR/200705/Article_44168.html.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