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委派制是財產所有者向其所屬企事業單位統一委派會計人員,并對他們的任免、調遣、考核、獎懲、工資和福利待遇進行統一管理的一種會計人員管理制度。這種制度改變了原有企業內部的會計組織機構,被稱為是一次大刀闊斧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措施。
一、試行會計委派制的成效及問題
臺州市電信分公司在2001年就采用了會計委派制,由市公司向所屬椒江、黃巖、路橋三個分局、臨海、溫嶺等六個縣市分公司委派會計主管,承擔所屬單位電信發展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以及綜合統計工作,發揮市公司會計機構對所在地單位的核算職能、監督職能、控制職能、支撐職能和評價職能的作用,以加強收入稽核和成本控制。分局、縣(市)分公司會計主管人員在市公司財務部經理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并對市公司財務部及所派駐分局、縣(市)公司負責。委派管理體制依照“雙重管理、統一委派、分職任免”的辦法,對委派人員的人事檔案、職務晉升、工作調動、專業職稱等實行統一管理,工資福利均由市公司負擔。
經過近六年的實踐,臺州電信會計委派制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一是寓監督于管理和服務之中,強化了企業內部的約束機制;二是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三是為從源頭上遏制貪污和鋪張浪費等現象提供了可能;四是激發了委派會計人員的使命感;五是促進了會計職能作用的發揮。
從近幾年的實踐看,實行會計委派制后,各縣市分公司的會計基礎工作、會計信息質量、人員素質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必須看到,目前會計委派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應當進一步探索、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被委派單位認識上的不統一性。試行會計委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來賦予下屬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任免、聘任或解聘和財務管理的權限,導致被委托單位與主管單位認識上的不統一性,工作上難免有消耗效率的現象;二是制約了部分會計職能的實現。會計本身既具有對外反映與報告職能,又具有對內管理的職能,而會計委派制片面地強調了會計監督職能而削弱了會計內部管理職能,過分地強調了會計的外部監督,相對制約了會計的內部管理能力;三是割斷了企業管理與會計人員之間的關系,不利于發揮人的積極性。企業的經營成果只有與委派會計的經濟利益掛鉤,才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否則會影響委派人員監督的積極性;四是委派會計責權利上的不對等性。委派會計人員普遍感到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責”大于“權”、“權”大于“利”的責權利不對等的格局,在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委派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五是委派會計人員后續管理難度增加。目前,會計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比較明顯,尤其是委派到不同性質、不同規模、不同管理基礎的單位中,委派單位對委派會計人員進行后續管理的難度有所增加。
二、完善會計委派制的進一步思考
(一)關于委派制與財務一體化的結合問題。會計委派制并未完全改變以行運區劃為中心的小而全的分散管理方式。如目前電信系統部分縣(市)分公司的各自為政、粗放型經營模式給全網建設和經營帶來不利影響,不利于整體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由市公司集中主要的投資決策權,實行財務一體化則有利于降低籌資成本和經營成本,簡化縣(市)分公司核算程序,實現收支兩條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資源利用效率和國有電信資產的增值率。在當前多數企業集團體制改革及下一步的公司化運作中,尚需在會計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因地制宜地研究建立委派制與財務一體化相結合的運作機制和管理體制。
(二)關于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試行會計委派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控制機制和配套措施做后盾。從電信企業現行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看,在委派會計人員的選拔與任用或聘任、定期輪崗、獎勵與懲罰、重大經濟事項的報告等方面都還缺乏較為完善的控制機制,在對委派會計人員責權利的劃分、進行業績考核等方面也都還缺乏可操作性較強且行之有效的具體配套措施。為此,筆者認為,在試行會計委派制度的過程中要重視授權與考核兩個環節的管理。授權,即明確委派會計人員有對本單位經營決策的參與權、財務管理權和經濟業務行為、會計行為的監督檢查權。考核,即由委派單位建立委派會計人員的業績檔案,在對委派會計人員工作情況進行日常追蹤問效的基礎上,按會計年度由委派單位會同其上級主管部門對委派會計履職的情況定期進行考核。據此對委派會計人員的業績作出評價并確定下一年度是否繼續委任,這既能促進建章建制工作落到實處,又能使委派人員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要求更加迫切。
(三)關于強化內控建設問題。在試行委派制過程中,要與強化內控建設一并進行。在企業內部,領導要把財會放到應有的地位予以重視,要給財會人員充分權力,保障財會工作能夠嚴格、獨立地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的核算要求高質量地有序運作,進一步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同時,要完善內部審計制度,通過內部審計對財會部門進行監督,檢查財會工作質量,防止核算失誤,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要建立一系列企業的內控流程及內控制度,并能及時對組織領導及各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不斷地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和補充。
(四)關于建立外部監督體系問題。外部監督體系是有效的評價手段。獨立、公正的注冊會計師是評價企業經營者經營業績、會計委派人員監督效果的有效評價尺度。要通過外部審計為會計委派效果的評價建立一個公平的環境。同時,要繼續推行會計委派制度試點工作,就必須做好宣傳工作。在宣傳中既要把大道理講明,同時又要特別注重以成功的經驗和失控的典型案例從正反兩個方面加強引導。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使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和有關人員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試行會計委派制度的現實意義和長久作用,逐步消除認識上存在的偏差,促使其逐漸變被動試行為主動試行。
(五)關于強化對委派人員的后續管理工作。首先要研究如何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對委派會計人員的業績進行日常和定期相結合的考核管理,并使之與獎懲機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其次要研究加強對委派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并組織好各類培訓工作;再次要研究如何充分運用追蹤問效等手段去及時了解和掌握委派會計人員的工作進展情況,同時還要考慮如何在可能的前提下積極幫助其協調和解決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