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城市試行會計委派制的背景
宜城市是一個工農業總產值超20億元,財政收入過1.3億元的較發達縣級市。他們在改革中發現,少數縣屬國有重點企業連年報盈利,獲得多種獎勵,但經過檢查,到1996年底,實際虧損3000多萬元,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國家財產流入私人之手。許多單位偷稅、漏稅、欠稅嚴重,“三查”年年查,問題年年犯。行政事業單位存在著預算外資金管理難的嚴重問題,全市1.1億預算外資金,政府雖三令五申嚴格控管,但進入財政專戶的不到30%。由于會計人員的自身利益與單位經濟利益緊密相連,許多會計人員“頂得住,站不住”,有法難依,只得唯命是從,甚至通同作弊,違反財經紀律。為此,宜城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到,改革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試行會計委派制,是當前強化財政監管,解決會計信息失真、防止腐敗的有效措施。
二、宜城會計委派制的主要內容
1.規定了受派會計人員的基本條件。宜城市人民政府頒發了《關于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的通知》,明確規定了受派會計人員的基本條件: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辦事公道,熟悉國家財會政策法規,具有較高的會計業務技能。即具有會計專業中專以上學歷、助理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資格,從事財會工作3年以上,年齡在22—45歲之間。這些規定都十分詳細且符合實際的。
2.規定了受派會計人員的職責。宜城市政府在《關于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的通知》中指出,受派會計人員應履行以下職責:①依法進行會計核算;②加強單位財務管理,促進財務會計工作規范化;③制止和糾正單位違法違規財務行為,制止和糾正無效的,向政府或有關部門報告;④參與單位經濟決策,促進經濟效益提高;⑤服從受派單位的工作安排,遵守其規童制度。
3.確定了受派會計人員的主要來源。政府規定受派會計人員的主要來源為四種:一是各單位現有會計人員,本人自愿申請,所在單位同意,委派機關(中會計管理局)可優先考慮;二是受派單位另行推薦,供委派機關挑選;三是委派機關從現有財政干部中選拔;四是委派機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從來源上看,已完全突破了由所在單位單獨確定會計人員的做法。
4.明確了受派會計人員的管理方法。會計管理局(會計局)為受派會計人員的管理機構。受派會計人員的人事關系、組織關系、工資關系、業務檔案等全部調人市會計管理局;受派人員的行政職務由會計局按照組織程序申報,由相應部門任兔。受派人員的工資按照“誰用人、誰出錢”的原則,由受派單位統一劃給市會計局,再由會計局按照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工資標準發給。受派人員的勞動保險、公費醫療、崗位補貼由所在受派單位解決。
5.確定了受派會計人員的考核辦法。受派會計人員應定期向會計局匯報工作,參加政治、業務學習,參加民主生活會,服從會計局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年度終了,由會計局對受派會計人員進行統一考核,對嚴格按照財會法規辦事,加強經濟核算,促進單位經濟效益提高,有突出貢獻的會計人員予以獎勵;對開假票、做假帳、報假表等違法違規的會計人員,一律吊銷會計證,取消專業技術資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宜城會計委派制的運行程序
宜城市經過多年實踐,精心設計了“考核考評——清理清查——委任委派”的會計委派制運行程序,每三年為一個周期。
1.考核考評。市會計局根據政府確定的受派會計人員的四種來源,按照委派會計人員的條件進行全面考核考評,考核方式分為:政治素質考察、財會專業理論考試和會計基礎工作考核;實行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委派。其基本步驟為本人申請,單位證明,會計局考核,財政局審批。
2.清理清查。受派單位的財務清查工作由市財政局牽頭,會計局具體實施。他們從財政、監察、審計、稅務等部門抽調了30多名財會人員,組成清理專班,對受派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全面清理。在一切帳務均清楚明白的基礎上,移交給受派會計人員。
3.委任委派。市人民政府向被委派的會計人員頒發《委派證書》。會計人員一經委派,其人事關系隨之調入市會計局,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確定的單位報到,受派單位也必須無條件地接收,并移交或安排相應的會計工作。
四、宜城試行會計委派制的主要成就
宜城市1997年實行完善的會計委派制以來,財務會計工作、社會經濟效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1.強化了會計基礎工作。實施會計委派制以后,強化了會計管理部門的職能,會計人員能夠按照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從事會計工作。宜城市會計工作規范化合格單位已達到120多家,占全市40%,高于全省10個百分點。
2.加強了單位財務管理。實施會計委派制,將會計人員的切身利益與單位經濟利益和人事管理相分離,改變了從前各自為政,財會工作有法難依,違紀違規的現象,使會計人員能夠做到依法從業,依法監督。宜城市某部門內設十多個科(室),每個科(室)都有“小金庫”,帳目混亂,國有資產流失嚴重,腐敗現象突出,在實施會計委派制的過程中,該部門領導主動進行全面清理,按照財會法規建帳建制。兩家虛盈實虧的企業單位主動調帳,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財政效益顯著上升。實施會計委派制后,難以管理的預算外資金迅速進入了財政專戶,受派單位的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儲存率由原來的不足30%上升到100%,強化了財政管理,增強了政府調控能力:企業單位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核算的真實性大幅度提高,人庫較為及時。1998年第一季度全市可實現財政收入2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高于全省增長水平。
相關熱詞: 委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