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26 00:00 來源:林蕾
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有目共睹。工業經濟時代,美國的三大支柱產業是建筑業、汽車業、鋼鐵業。70年代后,鋼鐵工業衰落,而電腦、通信、航空航天、金融等產業崛起。據統計,美國自1990年起,對信息業的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產業的投資。高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占 27%,傳統支柱建筑業占14%,汽車業只占4%。因此,一個社會如果想要經濟持續不斷地發展,就必須要能不斷地創新技術與創立新事業,其中高科技風險投資就扮演著推動經濟前進的關鍵角色。
高科技風險投資
資本、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是生產力的主要動力來源,在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策略觀點下,如何結合資本、管理與創業精神,將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政策,而風險投資事業就是一種以非傳統融資方式,結合資金、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為支持創新活動與高科技產業發展,所形成的新投資模式。
技術擁有者在將具有潛力的技術創新與產品構想經由具體的經營活動加以商品化的過程中,還需具備資本與管理兩項資源條件,而這兩者往往又是技術擁有者所欠缺的;尤其是高科技投資具有高風險的特征,在技術未轉化效益之前,既無法銀行貸款,又很難去發行股票或債券,在常態融資市場上籌集資金有很大困難,許多良好產品構想因此胎死腹中。所謂風險投資,是指投資家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而無自有資金的創業家進行創業,并承擔創業階段的失敗風險,投資家以獲得紅利或出售股權獲取利益為目的,其特色在于甘冒風險來追求較大的投資報酬,并將回收資金循環投入類似高風險事業,投資家以籌組風險投資公司,招募專業經理人,從事投資機會評估并協助被投資事業的經營與管理,促使投資收益早早實現,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高科技風險投資事業起源于美國,美國一批商學院教授與新英格蘭地區的企業家在1946年籌組的“美國研究發展公司”,可視為現代風險投資事業的始祖。該公司專注于與國防科技有關的事業投資,當年以7萬美元投資dec公司,10余年后售出股權,獲得近五億美元的回報。60年代以后,由于高報酬的吸引,許多資金逐漸流向風險投資事業,主要的投資對象為半導體、計算機、精密機器、通訊、軟件、醫療設備等高科技產業,美國硅谷高科技產業與風險投資公司合作成功的優良典范如電腦公司,加深了美國政府鼓勵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到了7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將資本利得稅由49%降至20%,更造成一股風險投資的風潮。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高科技風險投資事業活動已遍及所有先進國家、新興工業國、部分發展中國家,形成一股推動全球高科技事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的運作
風險投資不僅體現著一種奮斗、創業、開拓、冒險精神,而且還是經營管理藝術。與生產企業相比較,風險投資公司職員不多,大部分風險投資公司僅有一、二十名職員,這些人主要是來自大公司和銀行的高級職員,他們懂技術,熟悉市場,了解金融;同時,還聘有律師、會計師等。這樣,既有能力對申請投資的項目進行技術評估,又能對新產品的市場銷售前景作出科學預測。
高科技風險投資是由資金、技術、管理、專業人才和市場機會等要素組成的投資活動,并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由專業人員周而復始地進行各項風險投資;
2、以股權投資方式,積極參與投資事業,并協助進行經營管理;
3、是一種長期性、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
4、追求投資的股權早日回收,而不以控制被投資公司所有權為目的;
5、風險投資公司與創業者的關系,建立在相互信任與合作的基礎上。
高科技風險投資提供哪些服務:
1、提供創業者所需的資金;
2、作為創業者的顧問,提供管理咨詢服務與專業人才中介;
3、協助進行企業內部管理與策略規劃;
4、參與董事會,協助解決重大經營決策,并提供法律與公關咨詢;
5、運用風險投資公司的關系網絡,提供技術資訊與技術引進的渠道,介紹有潛力的供應商與購買者;
6、協助企業進行重組、購并以及輔導上市等。
高科技風險投資投向何種企業:
1、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創業者的構想能夠解決一個重大的市場課題,而且顧客對此能感興趣。
2、具有可證實的競爭優勢:公司的產品被證實較對手更被顧客中意,這個優勢可以是成本、功用或品質,它必須要比競爭對手好得多,而且這種優勢將來要被證實。
3、全新的技術:創業指的技術應是全新且具特色的,能被列為專利并可視為商業秘密的,它應該具備競爭優勢、勝過對手,并有很大的特色吸引顧客。
高科技風險投資者的投資策略:
風險投資公司針對投資公司的事業發展階段,規劃不同的投資策略。風險投資公司一般將所投資企業區分為種子階段、創建階段、成長階段、擴充階段,成熟階段等五個發展階段,通常越屬于早期階段,投資的風險越大,但投資報酬也越高。因此,風險投資公司會基于投資策略與分散風險的觀點,投資不同數量資金比例于各事業階段,形成最佳報酬及投資組合。
1、種子階段:此時投資對象僅有產品構想,未見產品原型。 因此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考慮投資對象的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品市場潛力,以及是否與風險投資公司目前的專長領域、產業范圍密切關聯。如果整體評估投資風險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風險投資公司會以10%—15%的投資組合資金比例投入于種子階段事業。
2、創建階段:此時投資對象雖已完成產品原型與企業經營計劃。但產品仍未上市,管理隊伍也尚未組成。因此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考慮投資對象的經營計劃可行性以及產品功能與市場競爭力。如果覺得投資對象有相當的存活率,同時經營管理與市場開發上也可以提供有效幫助,則將以15%—20%的投資組合資金比例投入于創建階段的事業。
3、成長階段:此時投資對象基本上已過渡企業階段,初期產品完成上市,在市場上已有一點基礎,但有待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并進行較大規模的市場行銷,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因此需要較多的營運資金投入。風險投資公司的主要考慮是該公司的成長能力、市場競爭力、財務計劃,以及彼此間的資源互補程度。如果覺得投資對象有相當成長機會,則會以 25%—30%的投資組合資金比例投入于成長階段的事業。
4、擴充階段:此時投資對象已占有相當比例市場,且有相當程度盈余,生產線已具規模,管理隊伍發展也達成熟水準,因此計劃大規模擴充生產規模,擴大銷售量與市場占有率,以獲取更多的利潤。風險投資公司的主要考慮是該公司的獲利穩定性、財務結構與組織健全程度、防御替代產品能力、回收期長度等;如果風險投資公司覺得投資對象在擴充階段可獲得滿意的回報率,則會以20%-30%的投資組合資金比例投入于擴充階段的事業。
5、成熟階段:此時投資對象的經營規模與財務狀況,均接近上市公司審查的要求條件并計劃在公開市場籌集資金,進行多角化的經營。風險投資公司對這一階段投資的主要考慮是:能否成功上市,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接受程度,以及財務操作的效果。如果風險投資公司覺得投資對象在上市能獲得合理的報酬,則會以 15%-25%的投資組合資金比例投入于成熟階段的事業。
高科技風險投資在國際上的發展
美國的風險投資:
美國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硅谷是美國風險投資的“大本營”。其風險投資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發展速度之快是首屈一指的。
從美國風險投資的產業結構看,主要集中在知識技術密集程度高的產業,大部分資金投在信息、計算機和通訊產業,其比重大約占60%-70%。但是,目前生物工程產業的投資比重有上升的趨勢。從風險投資的地區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如紐約、加利福尼亞、馬薩諸塞,約占52%。
美國的風險投資從50年代以來,尤其是1975年以后發展得較為迅速,并且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風險投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整個產業體系的質量水平,支持整個工業中最先進的部分。美國的信息、電子計算機和通訊產業正是由于有這種特別基金“開路”,才得以從獲利微薄的新興產業迅速發展成為獲利豐厚的領航產業,并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的核心。正如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所所長w.f米勒所說:“由于在科學研究的早期有風險投資的參與,使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周期已由20年縮短至10年以下。”
風險投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美國會計總署(gao)的調查 (以70年代初建立起來1300家風險企業為調查對象),上述1300家風險企業1980-1989年間,累計營業額已達5400億美元,出口額為1000億美元,目前稅收收入達400億美元。創造了一批中小型高技術企業。這些企業目前都已經成為新技術革命中的有生力量。大量實例表明,在高技術產業中,許多成效卓著的企業最初都是靠風險投資起家的。例如英特爾公司、蘋果公司、數字設備公司、微軟公司等等。
日本的風險投資:
日本是除美國以外風險資本投資成就最顯著的發達國家,20世紀 70年代,日本政府采取了“科技興國”的方針,一些具有技術革新型、研究開發型特點的風險企業,伴隨著微電子等高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大批涌現。
為了保證高技術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資金優惠政策:
日本政府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個主要工業區各設置了一家資助性的投資公司“財團法人中小企業投資會社”,其主要任務是購買新創立的風險企業的股票和可兌換債券,并為新創立的風險企業提供28種經濟難題的咨詢服務,建立“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國民金融公庫”、“工商會金融公庫”等,為一般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1975年,通產省設“風險投資公司”,為風險企業貸款提供80%擔保。另外,一些組織也建立起來,為風險企業提供無息貸款或承擔財務保證,扶植中小企業發展。
政府積極改革股票場外交易市場,建立日本的nasdaq系統,擴大有潛力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向大眾募集資金的能力。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