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8 00:00 來源:陳允蓮
陳允蓮網絡銀行的產生和發展引發了一場深刻的革命。網絡銀行的出現向傳統銀行業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給銀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它正在改變銀行現有的結構以及銀行與客戶的關系,并進而對金融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網絡銀行將使傳統銀行經營理念發生轉變
網絡銀行的出現和發展,改變以了傳統銀行業務的概念和規范,如網絡銀行的跨國經營;入世后逐步開放經營的外資銀行可享受本國銀行待遇;銀行、證券和保險之間相互滲透的銀證通、一卡通;金融服務一條龍等。金融機構為本國大客戶提供結算服務,從提供信息、簽訂協議、打包放款到出口押匯;如果買方支付有困難,還可提供遠期收匯融資或在國際上流通、轉讓的金融工具,連金融機構最基本的國際匯兌業務也悄然轉變經營模樣。為此產生新的業務規范,并在新的業務規范的前提下進行開發網絡銀行,使金融功能全面提升。
網絡銀行將使傳統銀行競爭格局發生變化
網絡銀行借助因特網提供銀行服務,各種網絡銀行所提供的銀行服務方面都處于同一起跑線,為那些中小銀行提供了可與大銀行在相對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競爭的機會,有利于打破大銀行對銀行服務市場的壟斷;同時,也促使銀行競爭日趨白熱化。在今后的銀行發展中,資產、資本數量、分支行的多少作為衡量銀行業務的最主要指標的重要性相對下降,銀行電子金融創新的程度、處理信息量的能力及為客戶提供優質方便服務的能力才是未來銀行競爭的焦點。在網絡時代,銀行的優勢將在于擁有的信息量和如何最大地利用這些信息為顧客服務,即在于高效率的“信息交換”。由此,導致銀行的分化和重新組織,那些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的銀行必將處在最為有利的盈利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無力開展網絡銀行業務的銀行處境日趨艱難,一些弱小的銀行將逐步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隨著網絡銀行興起,銀行業與其他行業的界限變得模糊了,開設銀行機構變得更加容易了,許多機構可以利用技術和資金的優勢從事金融業務。銀行業的競爭不再是傳統的同業競爭、國內競爭、服務質量和價格競爭。網絡時代的銀行業競爭將是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國內與國外、網上銀行與網下銀行等多元競爭格局。可見,網絡銀行將使21世紀的金融競爭走向深層次和多元化。
網絡銀行的出現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挑戰
由于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在開展網絡業務方面相互交叉,一些業務按傳統方法很難劃定其所屬的業務類型。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多個監管主體分業監管的模式,會加大被監管者和公眾的交易成本。顯然金融監管主體將由多主體向單一主體轉變,并向統一金融監管趨勢提出挑戰。隨之而來,網絡銀行的大量無紙化操作交易、交易過程瞬時性、交易狀況瞬息萬變、客戶個人信息和財務信息的安全性、交易信息及其傳輸和保存的安全性等,使得傳統銀行的銀行監管體系很難完全直接適用于對網絡銀行的有效監管,傳統的金融監管在監管規則、監管方式、監管模式、監管原則、監管體制等方面面臨著眾多的挑戰。
網絡銀行將使傳統的銀行營銷方式發生改變
網絡銀行能充分利用網絡與客戶進行交互式溝通,從而促使傳統銀行的營銷活動以產品為導向轉變以客戶為導向,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去創新出具有鮮明個性的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金融需要,例如網上支付、代發工資、代扣代繳公用事業費等業務,能滿足多層次客戶的金融需求;IC卡使金融機構滲透到醫療保險、稅收、車輛加油、道路收費、停車收費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客戶利用網上銀行進行證券交易、證券轉賬、國債買賣、外匯買賣、結售匯等投資中間業務;提供個人理財、企業財務顧問等多種咨詢服務等。可見,網上銀行促使金融機構從傳統單一經營貨幣的企業,發展成為經營多種金融產品、提供多項社會服務的企業,網絡銀行將使銀行營銷由以往的柜面前的間接被動推銷逐步走向網絡上的直接主動促銷。
網絡銀行使用銀行的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銀行傳統的擴張模式主要是新建網點,增添人手。而網絡銀行使得銀行業的發展可以通過發展網絡用戶實現規模擴張,而無需增加過多分支機構和雇員。通過網上銀行來為客戶提供服務,網絡日常維護費用比分支機構運營費用要低得多,網絡銀行帶來的低成本高效益由此可見一斑。由于自動出納機ATM替代了分支行的大部分職能,零售業務處理自動化,使得傳統的通過增設分支行來擴大銀行實力的戰略必須適當調整。
網絡銀行將使客戶群體進行重新劃分并對銀行業務范圍(包括功能、服務區域)進行重新定位
網絡銀行利用所建立的數據倉庫分析行各業和客戶群的盈利率,并對其進行劃分的優化選擇,優中選優,以決定流動資金貸款對象。網絡銀行為銀行吸引主力客戶創造重要條件,頻繁使用網上銀行業務是那些已經成為網民的年輕人,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力,收入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客戶群體,能為金融服務業帶來豐厚利潤。抓住這個客戶群體,將是銀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對于那些沒有因特網服務的銀行,所流失的客戶也將大部分是這樣的客戶。另一方面,即使客戶辦公室或住宅搬遷,客戶仍能夠通過計算機上網,繼續在原來的銀行辦理業務,擴大了銀行的服務區域。在現代金融體系中,網絡銀行與資本市場在資金層面的互動對接,必然導致兩個市場業務的交叉產生,所以,帶動金融業務范圍逐步向資本市場邊緣業務、部分核心業務甚至衍生業務拓展。
網絡銀行可以提供更具價格競爭力的金融產品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廣大商家和消費者希望金融界能提供更豐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對使用新型的電子金融工具產生了強烈欲望和要求。借助網絡銀行,各種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務項目不斷產生,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各種產品需求和多樣化服務需要。如客戶可得到各類信息查詢服務,使客戶全面了解金融領域狀況;用戶還可足不出戶就辦理各種與銀行有關的業務等。當前銀行業競爭的出發點是低成本地實現金融功能組合,哪家銀行的網絡化程度高,就可以做到信息靈、各種金融創新產品成本價格低、服務好,在激烈競爭中就能更好地立于不敗之地。
網絡銀行將影響銀行的結算職能與競爭
網絡銀行使得客戶的應付款可以直接從銀行轉賬。電子賬單的傳遞成本遠遠低于傳統的郵寄賬單。隨著小額結算方法的多樣化以及開放網絡結算服務使用者隊伍不斷擴大,結算業務作為銀行固有業務的地位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結算業務的提供者已超出銀行范圍,如電信、交通、旅游等行業發行儲值性質的磁卡或IC卡,實際上已成為新形式的“結算賬戶”,這種賬戶的資金清算與銀行存款用作結算的作用相似。如果這些行業能用更低的價格,通過電話、因特網提供更貼近顧客需求的服務,那么銀行在結算業務領域將有可能被其他行業奪去更多機會。此外,以往企業間交易的買賣雙方的資金結算都是通過銀行中介進行的,銀行可以從中收入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但是,隨著EDI(電子貿易)應用發展,促進了企業集團內部的貸款相互抵沖及企業間的差額結算不必經銀行即可進行,銀行不僅喪失了手續費收入,而且無法掌握企業的資金流向,這對銀行的結算職能及資金監督職能又是一個挑戰。電子貨幣、電子結算發展的結果,國內客戶通過網絡可以直接利用外國金融機構提供的電子結算服務,接受外國金融機構的電子貨幣進行實時結算。因此,網絡銀行以電子貨幣進行的結算服務已出現無國籍化的動向,國內與外國金融機構之間將處于直接競爭的環境。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