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6 09:31 來源:金融時報
繼證監會、國資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商務部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后,9月5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也正式頒布實施,這標志著在經過兩批試點之后,我國資本市場最重大的制度性變革———股權分置改革已正式鋪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隨著改革的全面推進,中國股市將逐漸迎來脫胎換骨的轉變,真正走向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路程。
《指導意見》與《管理辦法》為股改指明了前進方向
自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以來,監管部門和市場參與各方都在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方面作出了積極嘗試,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以8月19日中孚實業、華聯綜超兩家試點企業股東大會的結束為標志,歷時3個半月的試點工作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通過實踐基本穩定了市場的預期,也為改革的全面鋪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指導意見》與《管理辦法》根據下一步改革推進的需要,分別從政策導向、改革程序、改革方案、中介機構、監管措施以及市場所關心的焦點問題等方面,作出了總體戰略部署,進一步指明了股改的前進方向。
《指導意見》是對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階段性總結和對未來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展開的戰略性部署,從政策層面對改革予以了全面肯定,徹底打消了市場的疑慮,掃平政策障礙。《指導意見》明確了股改的意義不僅在于解決歷史問題,更在于為資本市場及其他各項改革和制度創新創造條件,是全面落實“國九條”的重要舉措,肯定了改革的操作原則和基本思路,并第一次明確表示,股改是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作出的制度安排,并不以通過資本市場減持國有股份為目的。國有控股企業的最低持股標準將按企業類別分別制定,必要時還可通過市場增持股份。在經過近4個月前后兩批試點之后,《指導意見》以五個主要職能部委名義聯合頒布,表明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各相關部委之間已就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鋪開達成共識,同時將地方政府、中介機構、投資機構和交易所納入到改革的規范范圍,對于促進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推開并取得總體成功奠定了基礎,對于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此基礎上,《管理辦法》則主要從股權分置改革操作程序、改革方案、市場監管等各內容進一步予以明確,是股權分置改革全面鋪開的一個規范性文件。雖然《管理辦法》并沒有對股改方案或對價等問題提出非常明確的指導,但與原來試點期間的暫行管理辦法相比,顯然更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一方面,《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了股改的操作程序;對存在含B股、H股、績差股或問題股等異常情況上市公司的股改程序予以了明確,為股改的全面推進提供了具體操作指南;另一方面,明確指出股改方案應兼顧股東即期利益和長遠利益,提出股改方案中應當包括穩定股價措施等,這對于穩定市場和股價、對于股市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此外,它強化了保薦機構的職責,強調對股改中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將加大處罰力度。表明管理層將通過加強監管力度,力保改革的公開公正透明,保護公眾投資者利益。
如果說,兩批試點在為改革提供部分答案的同時,還留下一些疑難問題懸而未決的話,那么《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的正式頒布,則是從政策、法律層面上,對股權分置改革全面推開進行了全面的戰略部署和安排,對股權分置改革的進一步進行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將起到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股改將繼續穩妥漸進地推進對價支付形式更加多樣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最為重大的制度性變革,股權分置改革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雖然《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吹響了股權分置改革全面鋪開的號角,但這并不意味著股權分置改革將是一場“大躍進”式的過程。股權分置改革將按照五部委《指導意見》所重申的“堅持股權分置改革與維護市場穩定發展相結合的總體原則”,“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個人全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一家,推出一家,實現相關各方利益關系的合理調整”改革要求穩步推進,直至取得改革的最后勝利。在管理層這種理性的決策思路下,可以預期的是,雖然改革即將全面推開,但并不會出現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改革在各主管部門的統一安排下,分期分批、穩妥有序地推進才會更加有利于市場的穩定。
一方面,在各地政府和深滬交易所的推動下,目前兩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積極開展股改的準備工作,很多公司的改革方案已相當成熟,一旦“政策開閘”即可正式推出。
另一方面,從股指穩定、市場承受能力等方面考慮,管理層顯然對改革的復雜性、長期性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也表明,在股權分置改革推開后,必須遵循國務院確定的“積極穩妥”原則,不能定指標、定任務、定時間。“股改要在國有股全體股東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有序的推進。要允許非流通股股東尤其是國有股東根據經營實際,選擇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方式進行股權分置改革。”
而從改革全面鋪開后所面臨的龐大而艱巨的工作量考慮,管理部門也必須有效地控制改革進程。根據《管理辦法》,今后股改業務將授權證交所具體施行,由兩大交易所的上市監管部牽頭,并發動法律部、交易監管部、信息中心、信息公司等部門共同推動。一位深交所官員表示,“面對42家二次試點的工作,兩大交易所一些操辦人員就常常加班至深夜”,那么,在改革全面鋪開后,僅1300多家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合規性審核一項,其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深交所這位人士表示,“今年要完成1300多家上市公司股改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了解,在目前股指走勢較為敏感時期,滬深交易所將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安排,市場人士預測滬市的上證50、上證180成份股公司,深市的中小企業板公司、深市100成份股公司等基本面較好、對價方案較好的和方案創新的以及一些再融資已過會的特殊情況公司將會得到優先安排。
同時,在《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的指導下,在股權分置改革全面推開之后,在支付對價過程中將會綜合考慮公司基本面、市盈率水平、對流通股股東權益的保護程度、上市公司融資情況、非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對價支付形式也將更加多樣。
廣發證券一位投行人士透露,“我們在和國資委有關部門溝通時也被通知,接下來的股改方案設計中要有更多創新方式,結合上市公司實際,綜合利用送股、縮股、回購、增持、股價承諾、發放認沽權、認購權等等方式來推進股權分置改革,尤其是后幾種值得大力提倡。”這位人士表示,“我們也會探索更綜合的股改方案,爭取以最小的成本協助大股東通過股改方案。”
就記者看來,如果將試點的成功比作熱身賽,那么改革的全面推開則意味著一場馬拉松比賽的正式開始。目前比賽僅是剛剛開始,后面的路程還很長!
中國證券市場將迎來脫胎換骨的轉變
9月5日,股市以一根陽線迎接了《管理辦法》的出臺,很多個股漲停,滬市最終以1196.22點的全日最高點報收,兩市成交量接近192億元。這也是市場在前期盤整基礎上,連續第4天上漲并將再次向1200點大關發起沖擊。這表明,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不斷推進,市場各方參與者對于改革前景預期已基本穩定,投資者信心也在不斷增強,中國證券市場即將迎來脫胎換骨的轉變,真正走向轉折。
從近期盤面觀察,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近一段時期以來增量資金依然在源源不斷介入股市,并且這種資金量極為充裕,不僅包括原有證券投資基金、匯金公司對證券公司的注資、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銀行系基金、 QFII資金等,還包括大量從峰值狀態中的債市抽離而向股市積聚的游資、股改公司大股東承諾增持資金等,以及在人民幣匯率改革背景下國際資本。而隨著股改行情的持續發展,上述資金還將不斷擁入市場,成為推動大盤擺脫底部走向轉折的重要力量。
股權分置問題是中國股市持續低迷的"最根本的原因",而股權分置試點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建立證券市場以來"最重大的制度改革".為配合這一重大改革,政府各相關部委緊密配合,先后采取多項維護股市穩定的政策和措施,確保了改革試點的成功,從而為下一步中國資本市場大規模規范發展奠定了基礎。成思危等多位金融專家表示相信,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等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不斷推進,持續多年低迷的中國股市可望在2006年迎來重要轉折。
在股權分置改革即將全面鋪開之際,市場仍需切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國證監會9月4日正式發布并實施《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5日,滬深股市小幅震蕩。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