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4年年報顯示,與2003年相比實現扭虧達86家。欣喜之余,我們會注意到,盡管一部分公司實現了贏利,但仍將面臨再度虧損的危險。本報就此探究-截止昨日,除了59家上市公司未披露2004年年度報告外,滬深兩市共1309家公司公布了2004年業績,其中86家實現扭虧,且有58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5家公司主營利潤實現年度正增長。有趣的是,上市公司扭虧過程因“道”不同而上演各種精彩故事。
資產重組在證券市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對于上市公司扭虧來說也是一道秘笈,其中以樺林輪胎、五洲明珠、中國重汽最為典型。樺林輪胎2004年實現主營收入16.9億元、凈利潤7204萬元,每股收益0.21元。公司稱,從2004年4月1日起享有福建佳通51%的權益,期間,后者為樺林貢獻了9144萬元凈利潤,是公司扭虧的根本因素。福建佳通預計2005年和2006年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和23%,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5%左右,公司因持有其股權,今年和明年的每股收益預計為0.46元和0.66元。顯然,脫胎換骨式重組給樺林輪胎一嶄新的生命,佳通持續增長的盈利能力,使樺林的價值保持穩定增長。五洲明珠2004年實現凈利潤828.77萬元,2004年置入資產后,主要產品(包括鐵塔、變壓器、電能表三大類)全年共增加凈利潤1885萬元。中國重汽2004年以重型卡車的整車生產與銷售類的優質資產與大股東的家電類資產進行置換,徹底改變公司的主營業務和資產質量,使得公司在短期內扭虧為贏,2004年實現凈利潤1.74億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大股東還款也能使得公司實現扭虧。江西紙業因原大股東的巨額還款,2004年主營業務收入為9528.53萬元,實現凈利潤1.05億元。公司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原大股東歸還了74813.6萬元欠款,使得公司沖回了原已計提的3.15億壞賬準備。及時的主業改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公司的命運。比如深振業每股收益由上年的-1.15元提高到2004年的0.21元,實現主營收入18.77億元,凈利潤53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6億元。公司成功扭虧主要是行業的改制及時,公司房地產項目銷售順利所致。公司去年房產銷售收入達到9.38億元,同比增長69.79%。年報披露:根據深圳市政府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工作部署,公司所屬建筑施工企業將實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改制工作完成后,公司將集中優勢,做大做強房地產開發主業,施工業務在公司收入中占50%,凈利潤為負。
財政補貼向來是公司扭虧為盈的一個希望,2004年年度報告顯示,近三成扭虧公司直接受益于財政補貼。大唐電信200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29億元,主營業務利潤5.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06%和9.76%,實現凈利潤1982萬元。這是公司自2003年巨虧以來出現的最佳狀況。2004年年報指標顯示,公司稅前利潤0.62億元中,營業利潤僅占0.12億元,補貼收入3883萬元則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占公司利潤總額的62.2%。延邊公路2004年全年實現凈利潤2759萬元,在這一扭虧目標達成中,1920萬的財政補貼發揮了不小作用。ST農化年報盈利也是政府掏腰包作用的結果,扭虧脫困的5000萬元財政補貼的確還了一個心愿。據統計,僅2004年12月就有ST陳香、ST秋林、ST京西等四家ST公司獲得了當地政府的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扭虧的許多上市公司仍舊擺脫不了困境,既尷尬又狼狽。南寧百貨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741元提高為2004年的0.028元,但由于巨大債務壓力,公司未來經營狀況仍不容樂觀。2004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高達83.4%,負債額高達8.16億元。可見,要真正走出困境,需在成本和費用控制上下功夫,努力改善財務結構,以實現規模和利潤的穩定增長。ST農化高管最近也很無奈,雖然依靠財政補貼使得2004年盈利,但公司仍不能在生產經營上有所起色,處于停滯狀態。據財華信息統計,截止目前,在2004年扭虧的上市公司中,有73家公布了2005年一季報,其中樺林輪胎、五洲明珠、中國重汽、江西紙業等公司繼續高盈利,而包括大唐電信、ST農化在內的17家公司卻再度虧損。可見,上市公司要實現真正的盈利,“擇道”很關鍵,除了靠有效的資產重組外,夯實主營業績、加強企業管理是關鍵;相反,玩報表財技、取得政府財政補貼等各種盈利手段背后潛藏著各式各樣的玄機,即使實現了扭虧的夢想,也難以掩蓋自身的虛脫,不能維持穩定的業績增長,這些扭虧但不能脫困的公司的確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