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賬務處理的內容有哪些
長期投資賬務處理的內容有哪些
長期投資是指企業為了獲取長期收益而持有的資產,如股票、債券或其他企業的股權。

長期投資的分類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不同類型的長期投資在會計處理上有所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的賬務處理
對于長期股權投資,其賬務處理主要集中在初始確認、后續計量和處置三個方面。
初始確認時,企業應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成本入賬。如果涉及發行權益工具或承擔債務,則需按公允價值確定初始成本。
后續計量方面,根據持股比例和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可以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按初始投資成本計價,除非發生減值或追加投資,否則不調整賬面價值;權益法下,投資方需按持股比例確認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凈利潤份額,并相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將處置收入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此外,還需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常見問題
如何評估長期投資的公允價值?答:評估長期投資的公允價值通常依賴于市場報價或估值技術。對于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投資,可以直接使用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若無活躍市場報價,則需要運用估值模型,如現金流折現模型(DCF)等,結合行業特點和宏觀經濟環境進行合理估計。
長期股權投資中,何時選擇成本法,何時選擇權益法?答:選擇成本法還是權益法取決于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如果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沒有重大影響,或者僅具有共同控制,則適用成本法;若能施加重大影響或擁有控制權,則應采用權益法。具體判斷標準包括但不限于董事會席位、管理層參與度等因素。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如何計提?答: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基于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情況。企業應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評估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如被投資單位經營虧損、財務狀況惡化等。一旦確認減值,需計算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并將其計入當期損益。公式為:<減值準備> = <賬面價值> - <可收回金額>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上一篇: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哪幾種
下一篇:長期投資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