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甲公司設立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預計 2024 年年底投產,2024年無經營活動。假定目前的證券市場屬于成熟 市場且不考慮財務風險,根據優序融資理論的基本觀點,甲公司在確定 2024 年籌資順序 時,應當優先考慮的籌資方式是( )。 A.內部籌資 B.發行債券 C.增發普通股票 D.增發優先股票



B。
優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在籌集資金時,會優先選擇內部融資,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后是股權融資。
甲公司在 2024 年無經營活動,無法進行內部籌資。在債務融資中,債券融資的成本相對低于優先股票和普通股票融資。且在成熟市場且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發行債券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增發普通股票和增發優先股票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權益,且成本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應當優先考慮的籌資方式是發行債券。
2024 08/23 09:13

84785013 

2024 08/23 09:16
好的,謝謝,優先股跟普通股的區別可以說下嗎老師

暖暖老師 

2024 08/23 09:18
優先股和普通股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股東權利方面
1.?利潤分配權:
- 優先股股東通常在利潤分配上具有優先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優先股股東先于普通股股東獲得固定股息。例如,某公司發行了優先股,規定每年按票面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股息,如 8%。無論公司盈利狀況如何,只要有可分配利潤,優先股股東就有權先獲得這部分固定股息。
- 普通股股東的利潤分配則取決于公司的盈利狀況和決策。公司在支付優先股股息后,若還有剩余利潤,才會向普通股股東進行分配。而且分配的金額不固定,可能因公司業績的好壞而有很大差異。
2.?剩余財產分配權:
- 當公司因破產或解散進行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對公司剩余財產的分配權也優先于普通股股東。一般情況下,優先股股東可以在普通股股東之前獲得一定比例的剩余財產。例如,在清算時,公司資產在清償債務后,先按優先股的面值和累計未支付的股息進行分配給優先股股東,剩余部分再分配給普通股股東。
- 普通股股東在剩余財產分配中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只有在滿足優先股股東的分配要求后,才能參與剩余財產的分配。
二、風險特征方面
1.?收益穩定性:
- 優先股的股息通常是固定的,這使得優先股股東的收益相對較為穩定。例如,某優先股的票面股息率為 6%,只要公司正常經營并能夠支付股息,優先股股東每年都能獲得較為穩定的股息收入。
- 普通股股東的收益則與公司的經營業績緊密相關,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盈利時,普通股股東可能獲得較高的股息和股價上漲帶來的資本收益;但公司虧損時,普通股股東不僅可能無法獲得股息,還可能面臨股價下跌帶來的損失。
2.?風險程度:
- 由于優先股在利潤分配和剩余財產分配上的優先地位,其風險相對普通股較低。即使公司經營不善,優先股股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先獲得部分回報。例如,在公司面臨財務困境時,優先股股東可能仍然能夠獲得部分股息或者在清算時獲得一定比例的剩余財產。
- 普通股股東承擔的風險較高。他們的收益完全取決于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市場情況,一旦公司出現重大問題,普通股股東的損失可能會很大。
三、投資特性方面
1.?投資門檻:
- 有些優先股可能對投資者的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等有一定要求,投資門檻相對較高。例如,某些優先股可能只面向機構投資者或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發行,普通投資者可能無法參與。
- 普通股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等渠道較為容易地購買普通股。
2.?流動性:
- 一般來說,普通股的流動性較強,在證券市場上的交易較為活躍。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時間內隨時買賣普通股,且交易成本相對較低。
- 優先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交易的活躍度通常不如普通股。這可能導致在買賣優先股時,可能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和較長的交易時間。
四、公司治理方面
1.?表決權:
- 優先股股東通常在公司治理中的表決權受到限制。在大多數情況下,優先股股東可能沒有或只有有限的表決權。例如,在公司的重大決策如選舉董事會成員、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上,優先股股東可能沒有投票權或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有投票權。
- 普通股股東則擁有較為廣泛的表決權,可以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他們通過股東大會行使投票權,對公司的戰略方向、管理層選舉等事項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