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事業單位會計企業會計的賬務處理報稅



事業單位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來源:網友分享 2018.08.28 10:59 4610
導讀:事業單位所得稅的賬務處理對于很多會計新手來說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由于經驗尚淺,很多新手碰到類似問題是都是一頭霧水,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賬務處理,希望大家能認真閱讀下文,把這個知識點徹底掌握。
免費提供專業財稅問題解答,讓您避免稅務行政處罰風險
正在直播
張藝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稅務師
注冊會員
資料領取
咨詢老師
事業單位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一)按月(季)預交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
每月終了,事業單位按規定計算出本月份的利潤總額(企業化事業單位)或事業結余、經營結余(一般事業單位),在此基礎上計算出本月應納的所得稅。事業單位計算出的利潤總額或結余,在稅法上稱為稅前合計利潤。
由于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存在的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會計核算上可以采用“應付稅款法”或“納稅影響會計法”。按照現行制度規定,一般事業單位應采用應付稅款法,而企業化事業單位可以采用應付稅款法,也可以采用納稅影響合計法。
(1)應付稅款法
應付稅款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不遞延到以后各期。在應付稅款法下,當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等于當期應繳的所得稅。
在應付稅款法下,事業單位應按照稅法規定對稅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得出應納稅所得額即納稅所得,再按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出當期應繳的所得稅,作為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事業單位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繳的所得稅,記:
借:所得稅 或結余分配--應交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月末或季末按規定預繳本月(或本季)應納所得稅稅額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事業單位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2)納稅影響會計法
納稅影響會計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時間性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納稅影響會計法又可以具體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兩種。
(二)匯算清繳的會計處理
年度終了,事業單位應根據“本年利潤”或“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科目有關資料,計算出本年實現的利潤總額或結余總額。
事業單位應按規定對利潤總額或結余總額進行調整,包括彌補上年度虧損,減除已繳納所得稅的投資利潤等,調整后的余額,就構成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按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乘上規定的稅率,就得出應納稅額。如有來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按規定從應納稅額中扣除。
事業單位在匯算清繳時,計算的實際全年應納稅額多于全年已預繳所得稅稅額,其少交的部分,應于下一年度繳納時補繳。
計算出少繳的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或結余分配--應交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實際補繳少交的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多交的部分,可在下一年抵繳。
(三)上年利潤調整所得稅會計處理
事業單位年度決算報表經有關部門審核后,對發現的上年度會計事項,如果涉及損益的,應對上年利潤或結余總額和利潤或結余分配進行調整,計算出多繳或少繳所得稅,辦理補繳或退稅手續。
2022 10/05 22:02

84785016 

2022 10/05 22:04
事業單位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報表嗎怎么算的?

84785016 

2022 10/05 22:32
在嗎老師

易 老師 

2022 10/06 06:48
要的,編織方法和行政單位是一樣的。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預算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事業單位兩套報表并行,是規范政府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需要,也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沒在要求,能準確反映政府運行成本,全面實施績效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預算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事業單位兩套報表并行,是規范政府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需要,也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沒在要求,能準確反映政府運行成本,全面實施績效管理。

84785016 

2022 10/06 13:09
報表怎么填老師?

易 老師 

2022 10/06 13:15
事業單位政府財務報告每季度報給上級,但是年度的時候,要報一份年報,要經過審計部門的審計,這個審計一般是上級部門指定的。可以關注政府網站, 有個財政預決算的欄目。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反映事業單位在某一會計期間內各項收入、支出和結轉結余情況,以及年末非財政補助結余的分配情況。
一般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決算報表的填報順序是資產負債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反映完整會計期間的收入、支出、余額狀況)、附表及說明書。
介紹
會計報表按其編報的時間,可以分為月度報表、季度報表、半年度報表和年度報表。
1、月度報表簡稱為月報,每月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2、季度報表簡稱為季報,每季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3、半年度報表簡稱為半年報,每年6月30日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但與月報和季報在部分指標上有一定的差異。
4、年度報表簡稱為年報,每年編報一次,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