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稅法其他收入與會計上的營業外收入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營業外收入核算的是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出售無形資產凈收益、罰款凈收入等。 其他業務收入核算的是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的收入,如材料銷售、無形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等收入
2022 07/28 15:57

84784958 

2022 07/28 15:59
稅法口徑的與會計口徑的

樸老師 

2022 07/28 16:12
1.資產損失判定的標準、金額,都應以計稅基礎為準,應重點關注企業資產會計核算和納稅調整過程。比如,固定資產損失,如果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年限短于企業所得稅實施條規定的最低年限,應按稅法的年限計算固定資產損失,而非會計上的年限計算的固定資產損失。
2.資產損失稅法申報扣除的前提: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四條規定,企業實際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法定資產損失,應當在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
因此,實際資產損失和法定資產損失,都強調了“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發現,資產損失的稅法口徑是小于會計口徑的,畢竟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就意味著少交所得稅。
3.資產損失資料不再報送稅務機關,只需留存備查,但不減少企業的稅法責任稅務機關的工作重心將轉向事后管理,將更加強調納稅人對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對于申報扣除資產損失的企業,尤其是大額資產損失的,很有可能是稅收檢查或稅收稽查的重點對象,企業沒有完備的資產損失稅收扣除證據材料,多報、錯報資產損失導致少繳稅款的,被稅務機關檢查后可能被定性為偷逃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