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假定義利公司2018年度只產(chǎn)銷甲產(chǎn)品,其有關(guān)資料如下: 生產(chǎn)量 4,000件 銷售量 3,500件 期初存貨量 0件 貢獻毛益率 50% 直接材料 20,000元 直接人工 32,000元 制造費用: 其中:單位變動費用 6元 固定費用總額 28,000元 推銷及管理費用: 其中:單位變動費用 4元 固定費用總額 21,000元 要求: 1、 分別按兩種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計算2018年的單位產(chǎn)品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 2、 分別按兩種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編制2018年收益表。 3、 比較兩種方法算出的稅前凈利,以哪種方法較高?高多少?怎樣驗算?



變動成本法單位成本=(20000+32000)/4000+6=19
完全成本法下=19+28000/4000=26
變動利潤=3500*(38-19)-4*3500-28000-21000=3500
完全利潤=3500*(38-26)-4*3500-21000=7000
2022 04/25 14:54

小默老師 

2022 04/25 14:55
按照變動成本法,它把28000元的固定制造費用全額列入了當期利潤表。按照全部成本法,其單位固定生產(chǎn)成本為7元(28000÷4000),500件期末存貨吸收了3500元固定制造費用,列入利潤表的固定制造費用只有24500元,比變動成本法少列入3500元。因此,按照全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凈利潤比變動成本法多3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