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請教一下,計算不含負債的白塔值,第一種算式:β資產=β權益?(1-負債/權益)??(1-25%) 第二種:β資產=β權益?(1-25%)×負債/權益。 這兩種的區別在哪兒,硬是沒看懂。都是計算不含負債的β值



計算不含負債的\beta資產(卸載財務杠桿 )的正確公式是:beta_{資產}=beta{權益}/[1 + (1 - 所得稅稅率)*(負債/權益)] 。原理是權益beta值beta{權益} 包含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而資產beta值beta{資產} 只反映經營風險,通過上述公式將財務杠桿的影響剔除,得到只體現經營風險的beta值 。
05/12 22:33

84784950 

05/12 22:55
我理解的如果是β權益她的計算過程是β資產=β權益?(1+負債/權益)??(1-25%)
如果是β資產計算過程是β資產=β權益?(1-25%)×負債/權益
對嗎?理解

84784950 

05/12 23:04
感覺還是區分不來

84784950 

05/12 23:06
像這題的答案,為什么先把負債?權益與1-25%調換位置?

樸老師 

05/13 06:13
你對β資產和β權益換算公式的理解不完全正確
你在計算β資產時,分子分母的關系以及乘數的位置有些混淆。正確的是要將β權益除以一個包含所得稅影響和負債權益比的因子來得到β資產,而不是你寫的那樣簡單地用β權益除以(1 - 25%)再乘以負債/權益。

84784950 

05/13 20:58
那什么時候用β權益?(1+負債/權益)??(1-25%)。主要不明白這個公示。

樸老師 

05/13 21:03
該公式用于在考慮所得稅時,把含負債經營公司的權益貝塔轉換為無負債(全權益)狀態下的資產貝塔。“β{權益}/(1 + 負債/權益)”剔除財務杠桿對權益貝塔的放大影響 ,“乘以(1 - 25%)”考慮負債抵稅效應。常見于項目評估、資本預算中調整可比公司貝塔,確定目標項目折現率。

84784950 

05/13 21:09
謝謝老師,我在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區分開

樸老師 

05/13 21:39
好的,這個問題我看快到時間了,一會兒就要自動結束了,24小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