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政發[1980]151號
頒布時間:1980-07-21 00:00:00.000 發文單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第六條關于在進行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時,對其中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以下簡稱“三同時”),各項有害物質的排放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標準,特制定本暫行規定,以控制新的污染,保護環境,促進四化建設。
第一條 凡有污染環境的新建、改建、擴建和采取技術措施增加生產能力和挖潛改造項目,都要嚴格執行“三同時”;在建項目沒有執行“三同時”的,投產前要一律補上,否則不準投產。
第二條 各建設單位在申報計劃、編制計劃和擴初設計時,必須有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篇章和專項投資。其內容應包括;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污染物的處理方法和綜合利用的措施;污染物所應達到的排放標準等。大、中型項目報省環保局,小型項目報行署、市環保局(辦)審核同意后,方可列入計劃進行設計。
第三條 要合理布局。在進行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選址時,要充分考慮有毒有害物質的凈化、擴散、貯存和利用,必須提出對環境影響的報告書,經環保部門和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設計。報告書的主要內容是:
1、建設規模,工藝概述;
2、建設地點及周圍地區的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狀況。
3、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及其處理方法;
4、排放污染物對人、周圍環境影響及危害;
5、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建議。
凡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的工程項目,不得建在城市上風向、水源上游、城鎮居民稠密區、風景游覽區、療養區和自然保護區。
對現有的工廠企業,在污染未解決之前,不準擴大生產能力的建設。污染嚴重的單位,應結合城市規劃,有計劃有步驟的搬遷。
第四條 設計單位嚴格執行“三同時”。設計部門對防止污染設施沒有投資的,不予設計:在設計主體工程時,沒有防止污染的設計不準出圖。對有污染的工程項目設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力求把污染物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對產生污染物的項目必須考慮到綜合利用、凈化回收和閉路循環流程的設計。防止污染設施的設計內容應包括:設計依據;污染物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要求達到的處理水平;防止污染設施的種類、構造和使用方法及環境保護的機構和定員;概算和預算。
第五條 對目前防止污染技術不過關的項目,主管部門及建設單位要積極會同科研單位進行科學研究,待試驗成功后,方可安排建設計劃。不得以任何理由,只進行主體工程設計而違反同時設計的原則。
第六條 施工單位組織施工時,對防止污染設施的投資、材料、設備要落實。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要保證與主體工程一樣。對于擠占環保投資、材料、設備、土地等,無故拖延工期的,環保部門有權追究施工單位領導的責任。
第七條 凡有污染環境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投產驗收時,屬大、中型廠礦、企事業由省環保局參加,小型的由行署、市環保局(辦)參加。經檢查防止污染設施完善,可試投產。經監測,達到排放標準時,由建設單位填寫“三同時”審批表,經環保部門簽字蓋章后,作為建設項目驗收的必備文件。經監測,達不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應立即停產,解決后再投產。不經正式驗收不得以“簡易投產”、“部分投產”、“試車”等名義變相投產,否則按違反環保法和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條 工礦、企事業單位,要把防止污染的設施同生產設備一樣,設專人管理,使其正常運行達到設計要求;已建成的防止污染設施閑置不用或不注意維修而造成污染者,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九條 群眾有權監督、檢查違反“三同時”原則的單位和個人,不準打擊報復。
第十條 本規定適用于在我省的中直和駐軍的所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一切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
第十一條 本暫行規定與國家規定有抵觸時,按國家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本暫行規定自文到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