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審計催生“大水利”格局
為了保證了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的合理、規范使用,臨沭縣審計局已連續三年對水利專項資金進行審計,重點審查各項工程的施工進展情況、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并及時向向縣委縣政府領導通報工程建設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有效地提高了資金利用率,保證了各項水利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歷屆臨沭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近三年來,臨沭縣共累計投入各級資金5億多元,實現了水利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其中水源建設進行了沭河華山橡膠壩、龍窩灌區渠首攔河壩改建等工程,增加了攔水蓄水;中游建設進行了沂沭河洪水東調續建、龍窩灌區續建配套等工程,提高了輸水安全性和效率;下游配套先后進行了龍窩灌區末端渠系配套、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田間配套等工程,保障了農業用水。通過各類水利項目建設 ,實現了從水利安民向水利惠民、水利富民的轉變,構建了臨沭水利大格局。
臨沭縣從2008年開始實施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至2011年6月15日全面完成了71座中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任務。項目伊始,臨沭縣便成立了縣紀委監察局、縣發改局、縣審計局、縣財政局為成員的聯合督查組,對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進行不定期檢查,通過聯合督查組的督促和臨沭縣水利局的高水平管理,臨沭縣實現了“三年除險加固,兩年半完成”的任務目標,三年累計完成批復投資9612.55萬元,恢復提高庫容350萬方,改善和擴大灌溉面積1.7萬畝。
為了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項目有序開展,從2009年年初,臨沭縣審計局派出審計人員進駐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處,對蒼源河小流域綜合治理、龍潭水庫除險加固、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田間配套等重點水利工程進行跟蹤審計。截止到2012年底,審計人員共參與水利工程的招投標及合同簽訂等工作會議80余次,參加工地例會90余次,及時掌握了工程變更、工程簽證及工程造價變動情況,120余次參與了工程量的驗收,重點加強了對新增項目及工程變更項目價款支付的審核。
大投入帶來了水利建設的大發展,在廣闊的臨沭田野上,到處水渠縱橫,河道成網,灌溉連片,已形成了澇時能排,旱時能灌,旱澇保收的防洪抗旱體系。如今的臨沭,基本形成了“東茶、西菜、南桑、北柳”的科學種植格局,初步構建了柳、葡萄、花卉等十大優質高效農業產業基地。目前,全縣共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35萬畝,其中 “三品”認證22個,認證面積48830畝;農業總產值快速增長。全縣農業總產值由2006年的9.4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3.7億元,增幅45.3%,平均年遞增11.33%。 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4014元增加到2010年的6384元。
如今,臨沭縣水利建設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08、2009年全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現場會均在臨沭召開,2010年該縣代表臨沂市兩次接受省領導檢查。省委書記姜異康、省長姜大明等領導先后作出批示,稱贊臨沭縣的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實現了“加固一座水庫、確保一方平安、灌溉一方土地、改善一方生態、開發一方旅游、帶動一方經濟”的目標。
上一篇: 山東臨清市審計局做好七件實事服務經濟發展
下一篇: 山東廣饒縣審計局創新預算執行審計有思路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