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審計局加大對財政專項資金延伸審計力度
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國家、自治區及市本級預算安排的財政專項資金逐年增多,但真正管好用好使其發揮應有效益,需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近年來,烏海市審計局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加大了對財政專項資金延伸審計力度,發現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 延伸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一)滯留財政專項資金。如:某局以扶持企業產業項目名義,年末通過財政直接支付2戶企業122萬元,第二年初,又將項目資金全部收回。
(二)民營企業使用財政專項資金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專項資金核算不規范,如:某公司收到財政貼息資金43萬元,未能提供收支原始憑證;某公司收到育苗補貼6萬元未進行賬務處理。二是企業大量提現超出現金支付起點。如:某公司收到環保補貼資金100萬元,全部提現償還借款,且無領款人收款憑證。
(三)專項資金存放臨時賬戶核算。如:某區由于專項補助資金下達較晚、部分項目未開工等因素,區財政局年末將部分專項補貼資金2182萬元,存放零時賬戶核算。
(四)專項資金閑置項目單位。如:2009年12月財政撥付某學校設備采購款900萬元,由于設備采購流標,截止今年6月資金仍在項目單位存放。
(五)專項資金未專戶存儲或未單獨核算。如某企業收到科研、購置模具等專款295萬元,未專戶存儲;某公司收到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未專賬管理。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在政策、制度及法律上缺失監督機制。對民營企業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但沒有明確對財政資金使用監督的政策、制度。
(二)部分財政部門為了完成預算支出進度,存在虛列預算支出,將財政專項資金存放零時賬戶核算現象。
(三)一些部門和單位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顧眼前利益多,考慮長遠效益少,造成一些部門和單位不考慮當時財力和項目的市場情形,盲目跑資金,上項目,導致資金到位后項目仍未實施。
三、應對措施
(一)要進一步做好財政專項資金使用過程的規范管理,堵塞專項資金監管上的漏洞。嚴格項目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管理,建立對資金撥付后項目單位資金使用情況的實施登記,每年年末對各單位的項目資金進行清理,對閑置資金以及未實施的項目資金及時由財政收回,由市政府統籌安排使用,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財政部門應針對民營企業專項資金,建立相應的資金管理、核算機制,政府應對財政資金保留處分權,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資金、不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的單位,除按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處理外,還將取消下一年度發展專項資金的申請資格。
(三)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財政、發改委、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要發揮監督管理的職能優勢,通過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對專項資金強有力的監管合力,保證專款專用,保證財經紀律的貫徹執行。
(四)完善監督檢查信息披露和通報制度。將監督檢查計劃、檢查結果、處理處罰決定、整改意見、對策建議等在一定范圍內公布;督促有關單位限期整改,并會同有關部門搞好聯合督查,確保整改取得明顯成效。
(五)建立專項資金使用責任追究制度。對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滯留應下撥資金等違反規定使用財政資金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對違規利用財政資金獲取的收益限期退還;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實行行政問責。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