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審計:實現六種效應 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見成效
2009年,揚州市審計局緊緊圍繞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緊扣政府關心、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積極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在促進政策實施、規范投資行為、節約財政資金、提高投資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政府投資審計中實現了六種效應,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促進中央、省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優化政策效應。該局積極開展擴大內需項目審計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跟蹤審計。經過多次督查和審計整改,全市擴大內需項目財務管理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中央檢查組三次來揚檢查時,都充分肯定了揚州市擴大內需政策貫徹落實的做法和成績,認為揚州能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積極化“危”為“機”,很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各項部署。該局還組織審計組三次赴援建對象四川九龍鎮實施現場審計,保障了援建規劃和方案得到落實,使援建資金管理更加規范,促進了援建工程項目管理到位。
二是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助推效應。該局通過及時鎖定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債務審計,向各級政府交了一本“明白賬”,保障了中央和省安排專項資金補助的返還,為順利進行債務償還、人員安置、養護管理和公路建設等奠定了良好基礎。該局還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了機關管理促進年活動,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積極參加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活動,促進規范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審批和出讓行為,促進加強物資采購和資金安排使用管理,并協助紀監、檢察、公安機關查處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問題,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審計監督職能。
三是開展竣工決算審計,提高投資效應。2009年,揚州市審計機關共實施竣工決算和結算審計368個,審計總金額26.14億元,核減工程造價3.1億元。同時,通過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竣工決算審計,發現和糾正了在工程結算過程中的高估冒算行為,揭示了項目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了參建單位加強管理、完善內控,不僅為政府節約了建設資金,也促進提高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了項目投資效益。該局還狠抓審后跟蹤督查,確保了審計整改落到實處。
四是提升投資執法水平,體現創新效應。在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跟蹤審計工作中,該局創新工作模式,實行“四結合”,即:工程審計與財務審計相結合;在揚審計與定期赴川實施審計相結合;局機關審計人員與局派駐災后重建指導部成員共同審計相結合;國家審計人員與聘請社會中介機構人員參與審計相結合。該局還創新了審計形式,對全市住房公積金實施聯網審計,聯網審計突破了以往審計的局限,真正實現了事前、事中對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督,使審計機關成為保障揚州人民公積金安全的“免疫系統”。
五是豐富“審幫促”內涵,講究服務效應。該局實施了“五步走”的宣傳方法,即:審前調查時對面上進行宣傳、審計實施時對工作程序進行宣傳、查出問題時對財經紀律進行宣傳、處理處罰時對政策法規進行宣傳、審計回訪時對整改落實進行宣傳,從而達到“審計一個,宣傳一片”的效果。該局還多次派審計人員送法上門,為市、縣審計機關和有關建設單位進行專題投資審計授課,既宣傳了審計,也普及了管理常識。
六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達到預警效應。針對近年來投資審計領域出現的違法亂紀行為,該局及時進行了總結和認真思考,并召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座談會,開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反腐倡廉建設論文評比,就進一步預防工程審計領域腐敗問題的發生進行了深入研討。該局還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內控制度,新編了《揚州市審計局政府投資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操作規程(試行)》和《揚州市審計局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廉政工作制度(試行)》等制度,重點就審計權力公開、審計權力相互制衡、審計責任追究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切實做到可法可依、有章可循。
下一篇: 蘇州召開2010年審計工作會議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